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手持大镰刃收获庄稼的农妇,昂然挺立,充满豪气,代表了法国人民的崇高和坚强。这幅画体现了画家的艺术主张:歌颂劳苦大众,既表现他们的高傲与尊严,又让人们看到他们内心的纯净美。  相似文献   
2.
和谐之美     
无事堂前,忽然热闹起来了。“执著”与“放下”,正在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论辩。执著说:“我对,你错。”放下说:“我对,你错。”执著说:“你错。我,才是成就  相似文献   
3.
1984年,我作为最早一批去北美读MBA的大陆留学生,虽然有奖学金资助,但经济远比大多数人要拮据。第一年,我甚至没有看过一场电影。可是,我依然拒绝去做在餐馆洗盘子之类的工作赚钱。  相似文献   
4.
高学鸿 《天风》2011,(1):16-18
王革清姊妹出生在一个基督教家庭,从小对圣经中的做人理念耳濡目染,因此立志要做一名有爱心的基督徒,力争在有生之年通过为社会多做贡献而荣耀上帝。  相似文献   
5.
影响美育在农村小学实施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育在中国教育界提倡和实施多年,但在农村小学中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可以从教育价值观、教师本身的美育素养、社会意识、评价体系等四个方面,探讨问题存在的历史根源和社会根源.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让审美教育在农村小学充分发挥其"以美育人,以美立人"的作用?(一)树立正确的审美教育的观念.(二)建构审美教育模式.学科的教学,组织课外活动,都要营造一种美好的情趣和氛围,让学生在一种和谐融洽的情境之中产生求知的欲望,实现愉快学习,培养创造思维.  相似文献   
6.
文静 《思维与智慧》2007,(11):60-60
晨起对镜梳妆,轻轻地说一句“早上好”,送自己一天的快乐心情。你,除了没有脸蛋儿的俊俏,你什么也不少。阳光,天空,绿树,花草,还有满世界的真实生动美丽。[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白宇 《美与时代》2014,(12):44-45
平面设计在创新思维的引导下,试图将图形、文字、色彩等基本元素进行有机结合,使平面设计具有秩序美,并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最终实现对商品促销的目的。但是,我们应该对平面设计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既要认识到平面设计丰富了我们的审美体验,又要具有一定的审美批判能力,避免丧失了基本的价值判断能力。即试图从审美学的角度来帮助我们来更深刻的理解平面设计。  相似文献   
8.
张策 《天风》1996,(1):35-36
目前,一些教会普遍存在这样的情形:证道者在台上神采飞扬、妙语如珠、口干舌燥,而台下呢,听众反应冷淡、无精打采,打瞌睡甚至熟睡有之,东张西望有之,低声嘀咕有之,来回走动有之。对此,证道者和听众也各说其理:证道者认为信徒信心不足,文化素质偏低,自觉性又不高;而听众却认为证道过深过长。  相似文献   
9.
摄影家的审美创作活动,经历了发现美、提炼美到创造美的过程。整个创作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审美过程,可以说每一个步骤,都离不开摄影者审美意识的融入。如果在摄影创作中充分调动并运用审美意识,作品也会上升至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0.
包括现象学在内的传统哲学,对待陌生经验的态度,一直在主体对陌生者的侵占与陌生者对主体的剥夺这一两难中摇摆。为此,瓦尔登费尔斯提出了一种“严肃对待陌生经验的彻底性”的陌生现象学。他从对秩序的分析中引申出划界概念,正是在划入与划出的活动中,划界者自身与陌生者得到同时及一体的创建。陌生性对自身及其本己领域的预先渗透,决定了陌生经验的“感受-回应”图式相对于意向性的优先地位。鉴于德、法两国的现象学在本己与陌生这两个极点之间相互激荡、彼此塑造这一思想背景,瓦尔登费尔斯作为“居间历事”的陌生现象学可谓“德法共生”之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