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被幸福照亮     
日常生活中,总有人说自己不快乐,不幸福。其实,幸福总是存在的,关键是你是否感觉到了它的存在。一天,我走在路上,看见一盲人摔了一跤,走过去将他搀起来,将探盲棒拾起放在他手中的那一刻,他感慨地说了一句话:"你真幸福啊,有一双能看见一切的眼睛。"就这样一句话,帮我摒弃了所有曾经有过的不幸  相似文献   
2.
现代主义文学是随着"五四"文学革命的发生,而从西方介绍到中国的.20世纪30年代,现代主义(就它本身说)在中国文学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它在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几个方面都有所进展和突破,甚至达到(它在中国的)高峰.现代主义文学在30年代的鼎盛,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它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相似文献   
3.
李键 《心理科学》2003,26(4):766-767
图式通常指包含了有关客体和事件的一般信息的知识结构,并被看作一种心理结构。但是,这种心理结构是什么层次上的结构,又具有什么样的形式?心理学上的看法却很模糊。因此,探讨图式的心理结构层次及其形式,明确图式的心理定位及内涵,尤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4.
周爱保 《心理学报》1996,29(1):53-57
讨论了词语使用过程中视觉使用频率和听觉使用频率的区分。通过两个实验对听觉使用频率进行了探讨。实验一通过量表评定法得到了两组视觉使用频率相同,但听觉使用频率不同的双字词,实验二利用实验一得到的两组双字词对被试进行了记忆测验,在单一的听觉条件下,发现在自由回忆,听觉再认和模糊辨听这两类不同的记忆测验中出现了实验性分离现象;反映了听觉使用频率自身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5.
唐晓雨  佟佳庚  于宏  王爱君 《心理学报》2021,53(11):1173-1188
本文采用内-外源性空间线索靶子范式, 操控内源性线索有效性(有效线索、无效线索)、外源性线索有效性(有效线索、无效线索)、目标刺激类型(视觉刺激、听觉刺激、视听觉刺激)三个自变量。通过两个不同任务难度的实验(实验1: 简单定位任务; 实验2: 复杂辨别任务)来考察内外源性空间注意对多感觉整合的影响。两个实验结果均发现外源性空间注意显著减弱了多感觉整合效应, 内源性空间注意没有显著增强多感觉整合效应; 实验2中还发现了内源性空间注意会对外源性空间注意减弱多感觉整合效应产生影响。结果表明, 与内源性空间注意不同, 外源性空间注意对多感觉整合的影响不易受任务难度的调控; 当任务较难时内源性空间注意会影响外源性空间注意减弱多感觉整合效应的过程。由此推测, 内外源性空间注意对多感觉整合的调节并非彼此独立、而是相互影响的。  相似文献   
6.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手机依赖指数量表、自我控制量表和感觉寻求问卷,对42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查,以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关系及自我控制和感觉寻求的作用。结果发现:(1)父母拒绝和过度保护与手机依赖正相关,而父母情感温暖、理解与手机依赖负相关;(2)自我控制和感觉寻求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手机依赖间分别起部分中介作用;(3)自我控制和感觉寻求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手机依赖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结果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手机依赖具有密切联系,自我控制和感觉寻求在该联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多感觉整合是对不同感官信息进行选择、联系、统一乃至解释的加工过程, 它需要神经系统不同功能区域的共同投入与相互协调, 以实现多种感觉信息的时间捆绑以及全局性的预测编码。而γ神经振荡因具有反映神经皮层兴奋/抑制的平衡状况, 实现多感官信息的时间同步, 以及通过跨频耦合实现全局性预测编码的特点, 在多感觉整合的加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相比正常个体, 自闭症患者神经系统中的GABA中间神经元存在结构与功能异常, 导致γ神经振荡紊乱, 由此破坏了正常的时间同步以及预测编码加工, 并最终引发多感觉整合失调。基于上述因果关联, 未来研究可结合无创可逆性干预技术, 以γ节律神经振荡为生物反馈指标, 形成科学系统化的临床干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包括现象学在内的传统哲学,对待陌生经验的态度,一直在主体对陌生者的侵占与陌生者对主体的剥夺这一两难中摇摆。为此,瓦尔登费尔斯提出了一种“严肃对待陌生经验的彻底性”的陌生现象学。他从对秩序的分析中引申出划界概念,正是在划入与划出的活动中,划界者自身与陌生者得到同时及一体的创建。陌生性对自身及其本己领域的预先渗透,决定了陌生经验的“感受-回应”图式相对于意向性的优先地位。鉴于德、法两国的现象学在本己与陌生这两个极点之间相互激荡、彼此塑造这一思想背景,瓦尔登费尔斯作为“居间历事”的陌生现象学可谓“德法共生”之典范。  相似文献   
9.
客体化行为与非客体化行为之间的意向奠基关系问题是胡塞尔哲学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澄清胡塞尔对感受活动的理解.胡塞尔在《逻辑研究》时期坚持认为非客体化行为是奠基于客体化行为之上的.他基于意向性行为理论,把感受分为感受行为和感受感觉(感觉状态),前者属于意向性行为体验,后者属于非意向性行为体验.感受感觉...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的视听觉整合能力强于还是弱于年轻人, 目前尚存在很大争议。对老年人视听觉整合脑机制的研究, 将为老年人脑保健提供一种科学的跨通道整合方案。基于已有研究成果从两方面进行论述:1)影响老年人视听觉整合的因素, 包括刺激的物理属性、刺激呈现的时空关系以及刺激得到的注意资源。2)老年人视听觉整合效应。研究表明, 一方面, 老年人表现出更高的功能连接性、网络效率和较强的视听觉整合效应, 如:老年人在后顶叶、内侧前额叶和左前额叶等脑区有较强的激活, 额中央区的P2振幅表现出超加性; 老年人比年轻人的视听觉整合发生较早并有较长的延伸。另一方面, 老年人有较长的反应时和较弱的整合促进, 以及对视听觉刺激进行反应时颞上回脑区的振幅弱于年轻人。简单刺激诱发的老年人视听觉整合为进一步揭示整合机制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但是对于复杂情景下的视听觉信息整合加工机制仍待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