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7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36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寄居的小鸟     
晓蓉来到这座城市已有六年时间了。刚来时,她住在大伯伯家。一年后,她还没搞清楚为什么时,大伯伯已把她送到了爷爷家。他们说她性格太孤僻,太沉默寡言,认为这样下去必将不利于她的身心发展。住在大伯伯家的一年里,她小心翼翼地做每一件事,  相似文献   
3.
于连的悲剧人生——《红与黑》中的于连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与黑>中的主人公于连是一个具有双重性格的人,反抗与妥协、自尊与自卑.雄心与野心、虚伪与正直等双重性构成了于连思想性格的矛盾性和复杂性.在于连的生命中,他经常痛苦地徘徊在道德情感的怪圈之中.  相似文献   
4.
最近一段时期,一系列大学生自杀事件引起了教育界的震动,大学生的心理教育问题一时成为众所瞩目的焦点。河北省某高校一女生从12层的高楼飘然而坠,她在遗书中写道,家里本就贫困不堪,刚刚又遭遇极大变故,自己实在不能担负起振兴家庭的责任,唯有一死才会得到解脱。另一位已经顺利与用人单位签下合约的毕业生,因为“单相思”,在吃安眠药自杀未遂的情况下,再次在家里偷偷喝下农药,绝然走上不归路……  相似文献   
5.
一,在设计过程中转变自己 在传统的备课中,我们往往思考最多的是如何牵,如何引,如何把知识点讲清、讲明、讲透。它的一大特点是“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因此,在讲的设计上花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而缺乏考虑学生的兴趣、动机、积极性、自信心等情感因素,备课时很少在激发学生情感上做文章,“备课”实际上成了“背课”。  相似文献   
6.
头痛患者情感障碍的中介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油画材料、技法作为表达思想情感的媒介与载体,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和理解主客体关系的中心,而情感表现则是油画材料、技法的生命力与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8.
4-5年级学生的空间表征与几何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徐凡  施建农 《心理学报》1992,25(1):22-29
本研究是“学生空间能力和几何能力关系”研究的一部分,以小学4、5年级学生为被试(共117人),以空问表征能力测验和几何能力测验为测验工具,初步探讨了学生空间表征与几何能力的关系。对数据结果的分析表明:①就总成绩而言,五年级学生的空间表在成绩明显高于四年级学生的成绩,但并不是空间表征的所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年级差异;②就空间测验的总成绩而言,无论是四、五年级分别考察还是总起来考察,空间成绩与几何成绩之间的相关显著,但就各个分项而言,并不是空间测验的各项都与几何测验成绩有显著相关;学生的几何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可通过回归方程:Y_i=0.5736X_i+0.7635加以预测。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表征层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廖伯琴  黄希庭 《心理科学》1997,20(6):494-498
设计了两个实验,探讨优、差生物理问题表征层次的特点。结果表明,优、差生物理问题表征层次有差异。优生侧重于科学理论表征,表现为以物理原理分类,在科学理论表征层次上多为正向推理:差生则受初始表征的影响,以表面特征分类,在科学理论表征层次上多为逆向推理。  相似文献   
10.
小学儿童对习俗时间的周期性特点的认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涛  方格 《心理科学》1997,20(5):431-435
本研究探讨了小学儿童对习俗时间周期性特点的认知发展.实验任务是让被试判断两个给定日期之间的时间距离是正向接近还是反向接近。结果表明:儿童对习俗时间的周期性特点的认知成绩随年龄增长而不断提高;随着两个日期之间距离的增大,反应时不断增加,正确率不断降低,在两个日期相互接近的方向发生改变的边界处,反应时最长,正确率最低,表现出显著的“距离效应”和“边界效应”;儿童可以利用数字系统进行判断,他们的认知加工策略包括计数、数字运算和凭借习俗时间的空间表象进行模拟加工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