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201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漫漫人生路     
莫子 《佛教文化》1995,(3):24-25
人生是苦·人身难得 释迦牟尼佛还是太子的时候,感悟到生、老、病、死之苦,从而发下大愿,要追求了脱生死的真谛,终于在菩提树下完成了无上正觉。 佛探寻人生的究竟是从“苦”字开始的,所以佛陀说法先说“四谛”,“四谛”第一谛就是“苦谛”。也就是关于苦的真理。 人因为有身,便有痛苦。人身是苦的聚合之所。 虽然人生是苦,人身又是苦之聚合所,但在这世界上要修人身也颇不易,需要多种善因的。可谓:人身难得!  相似文献   
2.
梵音     
王宇 《佛教文化》1993,(4):17-17
常常遇到这样的朋友——他会说,我不懂佛教文化,而且和它没什么关系。然而,促膝短谈不过十几分钟或几十分钟,他却开始承认,只要是一个中国人,一个受到传统文化熏陶的中国人,不可能与佛教文化没关系。更有趣的是,许多人回到家一问,原来自己的老父亲或老母亲竟然谙熟佛教文化,甚至能把《金刚经》倒背如流!而这,也竟然是他们从来都末曾关注过的,因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一问之后,他们的心境忽然大变,他们忽然觉得佛教文化与自己的关系是那么亲近,那么久远,那么值得深思。是的,浸透了我们列祖列宗认真思索、严肃探讨、辉煌创造之心血的佛教文化,在人生旅途上真该多想想它了。  相似文献   
3.
姬虹 《佛教文化》1996,(4):15-15
江南正是春雨连绵、杂花生树的季节。我来到杭州虎跑寺。一进门已觉气象不凡:铺天盖地而来的,是一派的绿树浓荫,更兼无边幽雨,如慕如诉。脚畔流水潺潺有声,远处空山寂寂无人,好一个清凉世界!直令我辈红尘中人不由为之一振,仿佛生命深处有某些东西觉后而苏,令平日扰攘不堪的身心一扫疲病之态,焕然而生新的活力。一路行去,是细雨,新绿,是空旷坦荡的路,是人在天地之间得其所哉的心境。拾阶而上,只见两侧盛开着浓郁厚朴的茶花,绿肥红润,活泼可爱。而后,看到了心仪已久的李叔同纪念馆。前庭异常雅洁,空阔爽朗。如了悟一切,迥…  相似文献   
4.
"悲欣交集"是弘一法师的最后绝笔,有着极为丰富的涵义。本文以"悲欣交集"一语为切入点,探求藕溢智旭与弘一法师之间,以律学匡救宗门流弊、以净土体究终极大事的佛学思想渊源与路径。  相似文献   
5.
创办《佛教文化》新版,是在1991年底1992年初,创刊号与读者见面,已是1992年6月底了。转瞬间,整整过去了两年,本刊已出了12期,恰好是预期的三年的工作量。当初朴老、吴老和李先生聘我做执行主编,相约为三年12期,如今功德圆满,该是我激流勇退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6.
信乐 《佛教文化》2010,(3):32-34
<正> 由于学习观经,关注到弘一大师"悲欣交集见观经"绝笔,发现很多人对此进行解读,其中明诚居士新解最为细致,重要方面都说到了。本文再解是将弘一大师临终情形与观经做更细的对照,希望阿弥陀佛本愿及弘一大师人格力量给有缘人带来安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