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共同体意识下的家国情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国情怀是人对与自己密切相关的集体如家庭和国家眷念与爱戴的心境,以及对其包涵与宽容的胸怀,是个人对于家庭和国家的一种积极的思想意识、情感认同和自觉担当的意愿,是一种道德评价和道德选择,对培养人们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道德观具有重要价值。家国情怀与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不能直接等同,与共同体意识既有一致性也有差异性。当下我们既应该坚守家国情怀,也要通过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来实现对家国情怀的超越。  相似文献   
2.
历史上,我国穆斯林传承伊斯兰教重视人才的理念和传统,在人才培养方面作出了有益实践.明朝中叶,中国穆斯林创办经堂教育,将伊斯兰教教育和中国传统私塾教育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经堂教育体系,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伊斯兰教专门人才.20世纪初,中国穆斯林顺应时代潮流,兴办新式伊斯兰教教育,提倡中阿并授,兼设国文、数学、历史、地理...  相似文献   
3.
杜鹏 《天风》2018,(5):49-51
走进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云西公园,但见园内有一些基础健身设备,有一块儿童嬉戏的场地,有一块告示栏,上面写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和防范邪教的宣传说明。园内还坐落着一座新教堂,这就是孔爱卿弟兄服侍的椒江基督教堂。也是这位孔弟兄,用他近千份的藏品,记录着属于中国教会自己的故事;用他点点滴滴的爱心,讲述着椒江基督徒美善的信德。  相似文献   
4.
付国朝 《天风》2002,(3):30-31
在大半个世纪与祖国同舟共济的赵紫宸先生,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历史阶段。赵先生思想深邃,时刻牵系于时代的脉搏,自然就免不了像时代一样有些嬗变,可他思想的变化都是在探求真理。“因为赵先生是这样一个紧随真理而不甘心背叛真理的人,他不能不是一位孤独的人,一位不被人理解的人”。就是这样一位一度孤独的人,对民族、  相似文献   
5.
金易明 《法音》2013,(3):28-32
他的身躯显得是那样的柔弱,但他的意志却格外的坚毅;他的生平已然是如此的坎坷,但他的心态又特别的淡泊。惟贤长老在历经近一个世纪的人生辉煌与坎坷后,平静地离开了他牵挂终生的有情众生,安详地告别了他感恩不尽的依止器界,于2013年2月2日舍报西归。这位汉藏教理院的高材生,这位用其生命的全部热忱和睿智矗立的人天导师,在精进修学、慈悲济世、谆谆教诲众生90余年之后,终于为自己的慧命划下了铿锵坚毅的惊叹号。他的  相似文献   
6.
作为百行首善的孝道,不仅曾是"孝治天下"的治理资源,而且与中国人传统精神家园的生成和维系密不可分。首先,孝道慎终追远的寻根意识解释了先人们"从哪里来"的精神家园归属感。其次,传孝的家谱、宗祠、家规、家风体系诠释了"我是谁"的现世符号家园。再次,在不朽精神和成名意识的支配下,孝道情结超越"小我"而升华为"大我"的家国情怀,最终指向"到哪里去"的终极价值关怀。追孝、传孝、扬孝三位一体的孝道传承机制,无形地构筑起中国人传统精神家园体系中前世、现世、来世的三重意境——敬天法祖的宗教信仰、传嗣续谱的宗族观念、立身扬名的家国情怀,积淀成国人独特的心理结构和心灵寄托。探索传统精神家园的生成机理与传承密码,为新时代重塑国人共同的精神新家园提供文化基因、逻辑进路和载体支持。  相似文献   
7.
畅朝辉 《思维与智慧》2006,(9):M0003-M0003
你是大平原上吹来的一股清风,给我无尽的思考和启迪;你是一条由质朴、感人、精致的文字汇成的河,飞溅着新知、智慧与爱的浪花,流淌着充满人性之光的波涛;你是一片广袤、厚重的大平原,对生命的热爱、对真情的赞颂、对社会家园的情怀,堆积成你的博大与宽广。  相似文献   
8.
《老子》的“民本”情怀与“不争善胜”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传世,历时悠久,从战国以至于今,以其蕴义精湛,素为中外有识者所赞赏,引发的议论亦纷呈多彩,各执己见亦各循其是。余浅学哲典,无能  相似文献   
9.
李斯特和李白是中西两种文化特定时代的颠峰,两个人的人生都受到宗教的影响,因此他们对无穷生命力展开了追求.他们两个人采取不同的艺术形式阐释对生命的体验,即李白用诗歌,李斯特用音乐.  相似文献   
10.
《法音》2009,(9):54-59
以怀善法师为首的第三批赴尼泊尔中华寺僧人,于2005年7月入住中华寺,至今巳四年多了。四年中,这些僧人生活得怎样?面临着怎样的考验?他们是怎样想和怎样做的?国内佛教界四众弟子对此十分关心,下面通过《法音》向大家作个简要汇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