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2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一段时期,一系列大学生自杀事件引起了教育界的震动,大学生的心理教育问题一时成为众所瞩目的焦点。河北省某高校一女生从12层的高楼飘然而坠,她在遗书中写道,家里本就贫困不堪,刚刚又遭遇极大变故,自己实在不能担负起振兴家庭的责任,唯有一死才会得到解脱。另一位已经顺利与用人单位签下合约的毕业生,因为“单相思”,在吃安眠药自杀未遂的情况下,再次在家里偷偷喝下农药,绝然走上不归路……  相似文献   
2.
李键 《心理科学》2003,26(4):766-767
图式通常指包含了有关客体和事件的一般信息的知识结构,并被看作一种心理结构。但是,这种心理结构是什么层次上的结构,又具有什么样的形式?心理学上的看法却很模糊。因此,探讨图式的心理结构层次及其形式,明确图式的心理定位及内涵,尤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3.
刘稚颖 《心理科学》1997,20(5):428-430
记录7名左颞叶癫痫病人和9名正常人在四种实验条件下的事件相关电位:(1)听觉脑干诱发电位,(2)红色闪光刺激,(3)陌生人噪音识别,(4)陌生人面孔识别。实验结果发现,两组被试在视觉信息加工中无差异,在噪音识别中病人的N150和P300波潜伏期大于正常人,表明其复杂听觉认知功能受到影响。红色闪光刺激和噪音识别条件下,病人的P100波幅大于正常人,说明病人对强刺激的物理强度有较高的反应水平,不易习惯  相似文献   
4.
字词再认的事件相关电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N(400)是一个与字词再认密切相关的事件相关电位成分.它可由多种语言或非语言材料引出.其波幅在头皮上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右侧波幅大于左侧)。其心理学意义可能反映了词汇到达后选择适当语义的过程。目前,N(400)已被用于对某些精神疾患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已有研究表明死亡凸显会抑制自我面孔和自我参照记忆加工的自我优势,可是死亡凸显对自我姓名的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探索死亡凸显对自我姓名注意瞬脱对抗效应及其大脑神经活动的影响。58名被试在经历不同的启动任务后,完成自我姓名、朋友姓名和名人姓名的注意瞬脱任务。行为结果发现自我姓名识别正确率显著高于朋友姓名和名人姓名,表现出稳定的自我姓名加工的注意瞬脱对抗效应;电生理数据发现死亡启动后自我姓名诱发的P300波幅显著低于消极启动组和中性启动组,而朋友姓名和名人姓名并不受启动的影响。本研究结果与以往研究结果共同表明死亡想法凸显会使个体将抑制自我加工(自我姓名、自我面孔和自我参照记忆)作为应对远端死亡焦虑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学习-再认范式和复杂数字记忆材料,考察自然数码奇象记忆法相对于机械记忆法在记忆提取上的优势及神经机制。行为结果表明,自然数码奇象记忆法比机械记忆法的再认准确率更高。事件相关电位分析结果显示,再认提取阶段奇象记忆条件下诱发的N400和N700波幅显著更低,这说明奇象记忆提取更容易。在自然数码奇象记忆条件下,正确再认旧数字诱发的前额区、左顶枕叶区及中顶枕叶区N700成分与使用自然数码奇象记忆有关。本研究表明,采用自然数码奇象记忆可以减少或跨越语义加工,从而提高个体对材料的记忆效率。  相似文献   
7.
选用情绪智力量表、生涯适应力量表、压力性生活事件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92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了情绪智力、生涯适应力、压力性生活事件和生活满意度之间关系。结果表明:(1)生涯适应力部分中介了情绪智力与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2)压力性生活事件调节了这一中介过程的后半路径。因此,在情绪智力与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中,生涯适应力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压力性生活事件起到了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即刻消退缺损(immediate extinction deficit, IED)是指在条件性恐惧习得后, 立即进行的消退训练不能长期抑制恐惧记忆的现象。IED可能与消退起始时的应激水平和事件分割等因素有关。在高应激水平下, 消退记忆的巩固受损导致IED; 而在中等或较低的应激水平条件下, 即刻消退有效但效果可能容易受事件分割的影响。IED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涉及应激激活蓝斑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 去甲肾上腺素引起杏仁核基底外侧核(basolateral amygdala, BLA)过度兴奋, 然后BLA通过投射突触抑制在恐惧消退中起核心作用的内侧前额叶神经元的活动。未来研究应注意即刻消退缺损引起的长期后果, 并深入探讨如何优化即刻消退在临床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生涯适应力与择业焦虑的关系及内部的认知加工过程。采用点探测范式测量注意偏向,问卷法调查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归因和择业焦虑。结果发现:(1)生涯适应力既能直接负向预测择业焦虑,又能通过积极事件归因方式、及注意偏向和积极事件归因方式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预测择业焦虑。(2)在生涯适应力与择业焦虑的关系中受到消极事件归因方式的调节作用:只有消极事件积极归因时,生涯适应力才会影响择业焦虑。研究结果揭示了择业焦虑的内部作用过程,丰富了生涯适应力通过注意偏向和积极事件归因方式影响择业焦虑的解释视角,为通过归因和注意偏向的调整缓解不同生涯适应力个体择业焦虑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
许多行业的决策者必须在睡眠不足的状态下做出选择与判断。睡眠剥夺是睡眠不足的实验室模型, 被证明能显著影响风险决策, 但内在机制不明。基于前人研究基础提出假设模型, 即睡眠剥夺通过影响个体的反馈加工、风险感知、抑制控制、决策理性, 进而影响风险决策。拟通过实验室研究与现场研究, 采用简单赌博任务、概率折扣任务、双选择Oddball任务等研究范式, 对比睡眠剥夺前后被试在执行上述实验任务时的行为差异, 同时比较执行控制网络、奖赏网络等脑功能网络连接强度, 以及任务诱发的FRN等脑电成分在睡眠剥夺前后的变化, 进而论证上述反应被试反馈加工等心理过程的行为-脑电-脑成像指标的变化与睡眠剥夺后被试风险决策变化的关系。研究结果将科学地解释睡眠剥夺影响风险决策的内在机制, 为进一步探讨如何规避睡眠不足导致的决策失误提供理论与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