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7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30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寄居的小鸟     
晓蓉来到这座城市已有六年时间了。刚来时,她住在大伯伯家。一年后,她还没搞清楚为什么时,大伯伯已把她送到了爷爷家。他们说她性格太孤僻,太沉默寡言,认为这样下去必将不利于她的身心发展。住在大伯伯家的一年里,她小心翼翼地做每一件事,  相似文献   
2.
安乐死立法的社会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无意参与安乐死概念的讨论 ,只是从安乐死应是由个人的意愿决定的基本前提出发 ,将视线集中于支持安乐死的社会实证和价值角度的分析 ,从而希望引起对安乐死立法的关注。1 安乐死的实证分析1 1 安乐死的医学角度反对安乐死的理由大多源于人们对于医学的依赖和信任。但是 ,正是由于医学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安乐死现象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从宏观的角度来看 ,医学科技水平的进步使得目前不可治愈的疾病正在逐步得到控制和缓解。但是 ,这一切都不能将治愈率绝对化 ,并不能从根本上解除顽疾带给病人的巨大痛苦。正是基于这一点 ,给予…  相似文献   
3.
姜玉敏 《天风》2003,(3):32-33
“识己”是难的;识人要公正,不以好恶论人;人生存的状态和所遭遇的环境不尽相同,但人的一生所经历的环境相对来说会有顺有逆,那么,人应当如何处困境、处顺境呢;基督徒致力于寻求良好的人际关系。生活中人人都渴望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识人、处环境和与人相处诸方面表现出极高的伦理道德观念,体现了基督徒处世为人的崇高境界。  相似文献   
4.
不同类型的语句在产生信念之谜的可能性上存在差异,这可以支持分析语句或分析命题存在这一论点。为达到这个理论目的所采用的论证策略是这样的:第一步,根据所定义的主观翻译原则与客观翻译原则,考虑各种不同的实义词,从日常对象到人工物语词,到像单身汉这样的语词,含有所有这些语词的语句都有产生信念之谜的可能性。然后,考虑按通常的标准被认为是综合的或分析的语句,发现仅仅从分析语句还不能构造克里普克的信念之谜。第二步,论证在分析与综合区分不存在与不同语句产生信念之谜之可能性上的本质差异不存在之间有一种类似蕴涵的关系。因为已经证明分析语句与综合语句在产生信念之谜的可能性上有实质差异,故可以推出分析性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5.
最好的比较哲学不仅是(狭义上的或描述性含义上的)比较.根据近来在《两条通往智慧之路?--论中国哲学和分析哲学传统》这一文集中提出的三种看法,它(即创造性的比较哲学)应当致力于"整合"、"挑战"或"探求真理".  相似文献   
6.
思维的区别     
从前,有一个海岛,岛上有很多沉积了多年的大颗的珍珠,价值都非常昂贵。可谁也无法接近这个海岛,只有栖息在海岸附近的海鸟能飞行往来在这个岛上。  相似文献   
7.
一天,高一(2)班的班主任告诉我,他们班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在区街中心打起来了,随即我把两位同学请到了办公室。  相似文献   
8.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社会进步的摇篮,它不仅是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心,更是文化的集中地和发源地。城文化和城市性格是现代城市的两个基本特征。城市文化为城市的精神产品,规范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人的响是根本的。城市性格则可以体现出这一地区或民族文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9.
影响美育在农村小学实施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育在中国教育界提倡和实施多年,但在农村小学中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可以从教育价值观、教师本身的美育素养、社会意识、评价体系等四个方面,探讨问题存在的历史根源和社会根源.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让审美教育在农村小学充分发挥其"以美育人,以美立人"的作用?(一)树立正确的审美教育的观念.(二)建构审美教育模式.学科的教学,组织课外活动,都要营造一种美好的情趣和氛围,让学生在一种和谐融洽的情境之中产生求知的欲望,实现愉快学习,培养创造思维.  相似文献   
10.
《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是中国戏曲史上的一个重大发现,其中有关五代史题材的剧作引人注目.而李存孝又是五代史题材中最重要的角色.脉望馆收录的这四部剧目,比较完整地叙述了李存孝的一生事迹.一生干戈戎马,却惨遭他人诬陷,在乱世之中,留下了悲剧的结局.个中因素,既有李克用的昏庸,小人的谗言,也与李存孝自身性格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