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18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告烂漫的生活空间下,我们开始学着欣赏,而不是厌恶。全面开挖资深创意家脑壳下的灵感库,透析他们心中的广告与创意。这里提供给你最多的妙想思路,让现实勾勒出想象的细节,我们看得到,世界的各个角落都隐藏着新鲜的宣传。  相似文献   
2.
我是初二女生,我们班有两个女孩成天腻在一起,我非常讨厌看到她们。 她们一起上课,一起玩,买一样的衣服,还在教室里抱在一起,连上厕所都一起去。 还有就是她们都不跟男孩子玩,看男同学不顺眼。您说她们是同性恋吗?同性恋有什么坏处吗?  相似文献   
3.
在《正义论》当中,罗尔斯在对其他几种分配方式进行逐个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分配正义的理想:民主的平等.但由于他本人没有对其详加说明和界定,因而这一术语容易被误解或是跟其他平等理念,尤其是“公平的机会平等”概念相混淆;此外它的“民主的”特性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阐释.因而对“民主的平等”进行重新梳理和说明就很必要.然而,尽管“民主的平等”是值得我们欲求的分配理想,但由于它不够重视性别自然分工及其造成的蔓延性影响,一方面会遭遇来自外部的一些隐秘屏障;另一方面也面临来自自身理论内部的障碍而难以真正实现.一些批评意见和公民共和主义相关理论,如对共同体和公共善的强调、结合公共善理论对分配标准的重新反思,可以为“民主的平等”给出几种矫正性的进路.  相似文献   
4.
任继愈先生以93岁高龄离我们而去了。我结识任先生的时间不长,是从1997年无神论学会重建时开始的。12年的接触,任先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5.
研究发现学习效能感会受到同伴支持的影响,同时它又是影响学生学业状况的重要前因变量。根据控制价值理论,本研究通过对3329名高一和高二学生的调查,考察在物理和化学学科中,学习效能感是否会在同伴学业支持和学业情绪中起到中介作用。发现:(1)同伴学业支持和学习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两者与高兴学业情绪显著正相关,与厌倦学业情绪显著负相关;(2)在控制了年龄、年级、性别和地域后,学习效能感在同伴学业支持和高兴学业情绪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同伴学业支持和厌倦学业情绪中起完全中介作用;(3)在物理学科中,性别调节了学习效能感和学业情绪的关系。本研究验证并拓展了控制价值理论,对于如何提高中学生物理和化学学习的积极情绪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嘉玮  罗晓红 《心理科学》1993,16(5):285-290
本文以问卷法考察初二、高二和大二学生自我肯定性的发展及转换的印象知觉对其的影响。结果发现:1)被试自我肯定性的发展随年龄增长经历了“较肯定——较不肯定——较肯定”的过程且无性别差异。2)高估自己的人比低估者更倾向于自我肯定。3)主观上他人对己的看法比客观上他人对已的看法对己影响更大.主观上认为他人对己看法的分歧性越大,对自己越肯定。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性别心理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铁如 《心理科学》1993,16(1):57-59
一、研究背景性别心理差异的研究很早就引起了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的兴趣。在研究的早期,人们普遍认为女性的智力差于男性,但很快就被一些调查研究资料所否定了。于是一些人便转而认为男女在智力水平高低上没有显著差异,而只是在智力类别上有差异.例如,格林和爱丁1982年的研究表明,女孩的阅读、文学和音乐成绩较男孩好,而男孩的自然科学和数学成绩较女孩好。到了六七十年代开始出现了另一种观点,该观点认为男女性没有不同的能力,但男女性对自己的能力有不同的看法,表现在诸如成功期望、失败归  相似文献   
8.
美国哲学家茱迪恩·芭特勒认为连串理所当然地跟性相关的论述,同时存有化了及固定化了物质性的身体.芭特勒阅读波伏娃的<第二性>,认为这并非就是萨特的<存在与虚无>于女性问题或处境上的应用.波伏娃曾说意识存在于一个人的身体当中,并且在文化的脉胳里,参与形成一个人的性别.芭特勒认为对萨特身体哲学的理解,在很多方面都能提高我们对波伏娃思想的欣赏,并认定她是一个具原创性的思想家.  相似文献   
9.
通过3个研究探讨异质性高自尊与物质主义的关系, 以及在自我威胁情境下异质性高自尊与物质主义的关系是否会发生变化。研究1采用问卷法考察异质性高自尊与物质主义的相关关系, 结果发现, 安全高自尊者的物质主义显著低于脆弱高自尊者; 研究2通过要求不同高自尊者与吸引力高/低的同性进行对比操纵自我威胁, 然后测量外显物质主义, 结果发现, 在吸引力威胁情境下, 安全高自尊者的外显物质主义显著低于脆弱高自尊者的外显物质主义; 研究3通过虚拟的智力测验排名反馈操纵自我威胁, 然后测量内隐物质主义。结果发现, 在智力威胁情境下, 安全高自尊者的内隐物质主义显著低于脆弱高自尊者的内隐物质主义。据此可认为, 异质性高自尊既是解开高自尊与物质主义矛盾关系的切入点, 也是瓦解自我威胁与物质主义正向关系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0.
规范错觉是指个体的规范感知与实际存在于群体中的社会规范之间存在差异, 规范错觉影响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957份问卷调查的分析显示, 人们普遍高估了他人的食物浪费(行为错觉)以及对浪费的赞同程度(态度错觉), 而这两种错觉又加剧了人们自身的浪费行为。中介效应检验显示, 印象管理中的社交性维度部分中介了两种错觉与浪费行为间的关系。两个随机对照实验进一步检验了描述性(命令性)规范信息对行为(态度)错觉的影响, 结果发现, 描述性规范信息降低了行为错觉, 并通过社交性减少了浪费行为; 而命令性规范信息并不改变态度错觉本身, 但通过降低态度错觉对浪费的影响而减少了浪费行为。上述结果意味着两种规范信息尽管高度相似, 但其作用机制却可能不同, 同时这一发现也为政策制定者提出了两种干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