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瑜伽、太极、气功、美术、舞蹈等课程,最初,训练大家呼吸——先学会调节,尤其是深呼吸。当你忧郁、失望、无奈时,呼吸是会变得浅薄的。盛怒、怀恨在心时,呼吸更加浮躁。看骂人者,不知如何那么生气,鼻孔贲张,嘴角扭曲,面目狰  相似文献   
2.
牧养忧郁者     
卢龙光  关瑞文 《天风》2008,(10):28-29
引言 “我的心灵消耗,我的日子灭尽;坟墓为我预备好了……我的眼睛因忧愁昏花,我的百体好像影儿……我的日子已经过了:我的谋算、我心所想望的已经断绝。(伯17:1—11)。昔日的约伯,虽然仍是充满着为自己伸辩的激情,但看他的言词,倘若他是现代人,恐怕已被认定是罹患了忧郁。在教会传统里,不乏类近忧郁的描述。斯通指出,基督教神秘主义者所形容的“心灵黑夜”,虽然并非与忧郁一样,但其状况不无类似。人处身于心灵黑夜,会感觉被上主离弃,亦对宗教仪式充满疑惑,感觉宗教仪式失去意义,这些都与抑郁的很多症状类似。他又发现七宗罪之一的懒惰,被埃及沙漠修士理解为一种习惯性的忧郁。懒惰影响人与上主的关系,经常使修士回避克己禁欲的操练,使他们感到一种使人失去心力的怠倦,或终日昏睡,或最终逃避社群,有的时候甚至逃避教会。  相似文献   
3.
20世纪40年代初作家们习惯将女性置于火热战斗中去表现她们积极向上、追求人格独立。萧红的《小城三月》却继续追问女性的现实处境,仿佛与当时革命潮流背道而驰,这与她一贯忧郁的个人气质有关。小说挥之不去的阴沉寂寞超乎了空间和时间的界限,营造无限沉重之感,形成有力的回响。  相似文献   
4.
军人焦虑,忧郁情绪研究:Ⅰ环境,文化,军龄及其它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军人心理在我国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随着军事科技的发展,人的因素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由于情绪是心理活动中影响最大、最活跃的成份,因此,军人情绪及其问题更是着重关注的对象。本研究在临床测量的基础上,对军人焦虑和忧郁的现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了军人焦虑和忧郁的基本状态,揭示了发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为防治PTSD,提高军队教育管理效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心理学家发现,现代人的心理危机绝非少见,并已成为医学界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他们中患有严重抑郁症者的自杀率竞高达15%。美国全国心理健康研究所所长戈德温博士指出:“那些条理性强、工作效率高、责任心强的亦易产生忧郁心理。”实际上,正是一些有成就的人,他们对自己往往有着比一般人更高更完美的标准,同时他们又处于一种竞争激烈的环境之中。因此,他们一旦遇到某种挫折,就意味着对自己那种“高标准、严要求”目标的否定,而此时所处的地位,又往往难以找到可以倾诉和求援的知心朋友,这就易于产生负性情绪。因而,事业上取得成就的三四十岁的人,最易产生心理危机。  相似文献   
6.
筱妍 《思维与智慧》2005,(12):46-46
朋友,你是否渴望过倾诉却找不到听众?你是否有过蓝色的忧郁却被笑做“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你是否有过一缕粉色的柔情却不得不让它随风而逝?你是否也曾“点起一个个希望的灯笼,又被大风一个个吹灭”?  相似文献   
7.
江成 《天风》2014,(11):38-38
使徒保罗在给提摩太的书信中说:"上帝救了我们,以圣召召我们,不是按我们的行为,乃是按他的旨意和恩典。这恩典是万古之先在基督耶稣里赐给我们的。"(提后1:9)我生于上世纪60年代,父慈母爱,加一小妹,家庭安稳,年少时沉迷《红楼梦》中的出世思想,迷恋李煜的词这一类哀伤的文字(我曾经将所能收集到的李煜的词全部都背诵下来),并且在师友中以"忧郁王子"自居、自傲,不理俗世,耽于空想。  相似文献   
8.
包智敏 《天风》2012,(10):57-57
每个人在一生中或多或少都会经历某些情绪低落的时刻,今天,由于生活中的巨大压力,抑郁症的发病率正在不断上升,成为像心脏病和高血压一样普遍的疾病,它是导致人们自杀的主要原因。在教会中,经常可以发现有这一症状或有忧郁倾向的人信主,或者前来求助,对此,我们必须加以重视,给以正确的辅导,用爱心和忍耐,带给人生命平安。  相似文献   
9.
寂寞     
有一种感受可以让你难过,也可以让你冷静;可以让你忧郁,也可以让你憧憬;可以让你沉沦,也可以让你奋起。  相似文献   
10.
徐子方 《学海》2005,(1):157-162
从本质上说,追求快乐是现实人生的普遍原则.然而,当我们以此来审视作为人类心态直接体现的文学时,却发现快乐原则在许多场合并未起作用,文学家们大都在尽情抒发着人生的悲愤和幽怨,甚至有人把悲感作为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之所以今天还值得我们重视,是因为它们不仅关联到我国古代"以悲为美"的悲怨文学母题,而且深刻地影响到整个民族的心理趋向,同时也为我们观察世界文学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参照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