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缺血后处理(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IPost)是在心肌缺血后持续再灌注前给予多次短暂的再灌注/缺血处理的处理方法,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着重要的保护作用。其心肌保护的具体机制十分复杂,尚未完全阐明。生存活化因子增强(survivor activating factor enhancement,SAFE)途径是IPost中新近发现的保护通路,阐明其在IPost心肌保护中的作用,将为寻找新的药物治疗靶点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心肌保护基因治疗的研究目前仍停留在动物实验阶段。本文从哲学的角度论述了心肌保护基因治疗研究的进展与优点,以及存在的安全性、局限性与伦理学方面的问题,并就目前其它领域基因治疗的进展对其作了进一步的展望。  相似文献   
3.
心肌保护是心脏疾病治疗的研究热点之一。多种生长因子对心脏有保护作用,使其免受局部缺血及其他损伤带来的损害。虽然这些心肌保护因子下游的转导通路很复杂,但在很多情况下,Akt的激活是一个共同的特征。它在调节各种生长因子和其他胞外刺激诱导的心肌细胞存活、生长、增殖、保持功能和营养物质代谢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追踪最近的研究进展以更好地理解Akt在心肌保护中发挥的作用,讨论这些研究的临床启示。关键词:Akt,心肌保护,信号转导通路  相似文献   
4.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线粒体有密切的关系。其中,位于线粒体的钾通道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除了已被许多研究证明的线粒体ATP敏感钾通道参与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外,近年来研究发现的线粒体内膜钙激活钾通道也参与心肌保护作用,而国内相关研究报道很少。本文拟就心肌细胞线粒体上的钙激活钾通道结构、生物学特性和心脏缺血再灌注中的心肌保护作用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5.
热休克蛋白与心肌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休克蛋白与心肌保护第二军医大学研究生(200433)李令珂一、热休克现象1962年,Ritossa将果蝇从25℃的环境中转移到30℃的环境中,30分钟后发现其唾液腺的多丝染色体的某一区域出现了“膨突”,这提示该区域的基因转录增强,Ritossa称之...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替罗非班不同给药途径对糖尿病(DM)合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PCI术后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及心肌灌注水平的影响,对149例DM合并急性STEMI患者进行研究,测定并比较经静脉(A组)、冠脉给药途径(B组)和无替罗非班(C组)的患者术前及术中应用替罗非班后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浓度、造影结果、心肌酶及肌钙蛋白I水平峰值及峰值时间、心电图变化。结果显示A、B两组术中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浓度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且B组较A组降低更明显(P〈0.05),而C组未见明显变化(P〉0.05),A、B两组术后即刻TIMI血流、2h sumSTR、心肌酶及肌钙蛋白Ⅰ峰值及峰值时间的变化均优于C组(P〈0.05),且B组优于A组(P〈0.05)。因此,替罗非班可以降低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浓度和改善心肌灌注水平,与静脉途径给药相比,经冠脉给药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7.
2010版欧洲心肌再血管化指南解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10年9月欧洲心脏病协会(ESC)和欧洲心胸外科协会(EACTS)领导下的联合项目组、指南委员会及其评审专家共同起草的一份经多方权衡、以患者为中心、以证据为导向的关于心肌再血管化治疗的操作指南.指南涉及冠心病患者的评估、治疗决策、二级预防等,第一次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和经皮介入治疗在同一指导性文件中加以讨论.为利于临床医师阅读,撰写本指南解读.  相似文献   
8.
缺血后处理(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IPost)是在心肌缺血后持续再灌注前给予多次短暂的再灌注/缺血处理的处理方法,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着重要的保护作用.其心肌保护的具体机制十分复杂,尚未完全阐明.生存活化因子增强(survivor activating factor enhancement,SAFE)途径是IPost中新近发现的保护通路,阐明其在IPost心肌保护中的作用,将为寻找新的药物治疗靶点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心肌保护基因治疗的研究目前仍停留在动物实验阶段。本文从哲学的角度论述了心肌保护基因治疗研究的进展与优点,以及存在的安全性、局限性与伦理学方面的问题,并就目前其它领域基因治疗的进展对其作了进一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0.
风湿性心瓣膜病心肌冬眠假说的建立西安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710061)隋东虎传统理论认为,缺血心肌只有存活或坏死两种结局,二者必具其一。近年来,随着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和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的临床应用,以及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象(PET)、核磁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