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传鼎   《社会心理科学》2006,21(1):37-37,62
情绪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结构之一。情绪概念的内涵广而深,过去一个时期中情绪概念的含糊不清,因而形成了它在社会体系中所起作用的不确定性。这只能证明情绪的复杂性、多变性和相对的不易觉察性。情绪这种高度复杂的心理活动具有三方面的要素:神经生理的、行为表现的和主观经验的。在日常生活里,情绪的内心交往是通过反馈机制而实现的;情绪的社会交往是通过人际的知觉过程而实现的。我国古人已经看到了情绪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而且有着机体的生理基础。我国古代  相似文献   
2.
人的心理活动是由感知、记忆、思维、意志、情感等活动组成的一种高级、复杂的对外界和体内的客观信息进行识辨、储存、评价、加工改造、选择结构并创造出新的主观信息的过程。心理活动构成了人的一个内部的精神信息活动的世界。人性所致的人的本能意识既确立了全部世界的对象化定  相似文献   
3.
<正>"画梦疗心"团体辅导是把梦境治疗与绘画治疗相结合,在大学生中开展的一种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在带领老师引导下,团体成员在安全、信任的氛围里对梦境进行呈现、绘制、分析,通过探索梦境潜抑的情结,释放情绪,调整认知,松动不适切行为模式,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一、梦境:一种自我疗愈的指向梦是一种人在睡眠状态下的漫无目的、不由自主的无意想象的心理活动形式。梦具有值得重视的临床意义,梦可以表达白天体验的相关情绪,梦有释放补偿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学生的先进与学困是相比较而言的,因时间、地点、环境的不同,学困生的具体内涵也就不同.我们常说的学困生,是指那些在思想品德和学习方面都达不到教育培养目标提出的阶段性基本要求的学生.他们的表现是在某种客观条件影响下,通过个体的一定的心理活动而形成的.下面,笔者根据自身教育教学体验,谈谈学困生的心理特征和教育转化策略:  相似文献   
5.
许超 《四川心理科学》2014,(16):218-218
教育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有着巨大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教学是一种艺术,教学活动中包含着多种心理活动,教师施教的途径、方法、情绪、形式等,学生的感知、认识、理解、记忆等都伴随着复杂的心理过程。“一个优秀的老师,首先是一个优秀的心理学家”,了解掌握教育心理学的一般知识对于提高教学效果,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教师在施教的过程中应该自觉运用心理学知识,科学运用心理学规律,使教学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之上,在教学活动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心理实验计算机模拟化是在社会、科学和实践需要等基础上产生的,具有实验室结构优化、实验操作自动化、节省实验经费等作用,并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促进了心理学的发展。未来的心理实验计算机模拟化的内容将更加充实,并与传统仪器相结合,逐渐淡化主试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以此主动调节自己的行动,努力克服困难,以实现自己的心理过程。意志具有三个特征,一是目的性,自觉地确立行动目的,是意志的首要特征。二是调节性,意志的调节性表现为能够按照预期目的主动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以实现目的。三是排难性,  相似文献   
8.
情绪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心理活动,也是心理学家研究地较多的心理领域。情绪的生理取向探讨了个体生理机制与情绪活动变化的关系;认知取向强调了认知在情绪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行为取向通过研究情绪的外显行为反应以确定情绪。本文从情绪的这三个取向来介绍了其相关的理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表象研究方法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鸣 《心理科学》2004,27(2):258-260
本论文从表象研究的历史沿革入手,对迄今为止几种主要的表象研究方法及其有关方法论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认为当代认知心理学的表象研究给心理学传统的反应时指标赋于了新的方法论意义.但单一性的反应时指标有较大局限  相似文献   
10.
如果眼睛被誉为是心灵的窗户,那么如何借助心理学的仪器,打开人类的心灵之窗,勘测人类心理的奥秘,就是一件令心理学家神往的事情。早在十九世纪末,西方就有人通过眼动来探讨人的心理,自那时起,心理学的眼动研究一直是心理学家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