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政府如何制定相关法规从法律层面保障低碳经济的发展,需不需要制定单独的低碳经济促进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由于立法、制度的设计以及国内国际各方面因素的考量等方面的原因,现阶段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律政策的现实选择主要不是通过对低碳经济单独立法,现实可行的做法是,通过挖掘现有法律资源,整合《循环经济促进法》与低碳经济相关法律资源,修改《大气污染防治法》、《可再生能源法》、《政府采购法》等法律,来保障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循环经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渗透于企业发展的全过程之中,所以须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循环经济的发展,用科学的发展战略来规定和引领循环经济发展的航向。基于企业所具有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发展循环经济,必须考虑资源环境因素,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区位、技术等优势实现节能环保,减排降耗的目的。其中保障体系的建设是立足之本,管理之基。  相似文献   
3.
自从有了人类及人类劳动以后,自然界原有的天然物质循环系统就被改变了。特别是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日益严重,人与自然之间物质能量变换的裂缝日益增大,生态危机不断加剧。究其原因,根本就在于资本的扩张和资本家无限追求利润的贪婪本性。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所造成的各种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基础上,指出在生产过程中应该将排泄物再利用、减少废料、清洁生产等。这实际上已经说明了现代循环经济思想的核心,即资源再利用、废物减量化、清洁生产等。马克思"循环经济"思想具有重大的伦理价值,它的提出明确了人类社会经济增长方式的新转向,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兼顾经济、生态、社会等多重效益;循环经济内在地要求社会制度的根本改变,预示着共产主义社会的到来,体现了对人的终极关怀,有利于愈合人与自然物质变换过程中产生的巨大裂缝,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解。  相似文献   
4.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海瑾 《学海》2006,(6):164-167
经济增长必然需要一定的能源消费,国际上通常用一定经济时段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动情况来综合分析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变动的情况以及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情况。通过对我国1990-2004年十五年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比较分析,发现近几年来我国能源消费增长快于经济增长,主要原因在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不合理。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几点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
循环经济分析框架下的企业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与传统线性经济不同,它是经济增长方式的一场革命.从历史上看,在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企业社会责任现有着不同的内涵.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企业的社会责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古典社会责任观到现代企业社会责任现的演变过程.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方式,一种影响社会发展方式的理论,直接影响鲥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诠释.循环经济分析框架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增添了许多新内涵.  相似文献   
6.
常江 《道德与文明》2011,(4):155-158
2011年5月28-29日,由清华大学哲学系举办的"经济伦理与环境伦理高端学术对话"在清华紫光国际交流中心召开。来自海峡两岸的高等院校和相关科研机构的近二十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道德资本问题、自然价值及  相似文献   
7.
贝拉 《天风》2016,(6):49-51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生态神学的思考在国内也悄然兴起,引发越来越多的基督徒关注环保问题。作为纺织服装业中重要的一分子,华银联合科技在行业中率先倡导并践行绿色循环经济,这是绿色生态在纺织服装业中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基督徒企业勇于肩负环境和资源责任的重要见证。  相似文献   
8.
国外循环经济立法:以德日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顾向一  成红 《学海》2006,(6):92-97
循环经济在我国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而循环经济立法是保障和促进其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循环经济立法比较成熟的德国、日本和美国等国的立法模式、立法体系、基本法律制度进行介绍和比较研究,吸收并借鉴其先进经验,力求为构建我国循环经济立法体系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乔法容 《道德与文明》2008,23(3):96-100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是对以资源消耗为动力、以严重污染为特征、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传统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的革命。循环经济的三大运行层次,遵循的"3R"原则,构建了经济—生态—社会诸关系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链条。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之理与应然之则,就成为发展中国经济伦理学的一个新话题。以考虑相互关联和本质上的整体性的整体价值原则,以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人类延续不断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价值原则,以融经济公正、生态公正、社会公正为一体,体现"代内公正"、"代际公正"和"人地公正"的综合公正价值原则,构成循环经济伦理的三大价值原则。  相似文献   
10.
盖光     
《管子学刊》2010,(1):F0002-F0002
作者介绍 盖光,男,汉族,1956年10月出生,山东烟台莱阳人。现为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省生态文化与循环经济软科学研究基地教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