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华生 《天风》1994,(5):29-30
《天风》编辑部提出“把治理教会的重点放在‘民主办教’上”。“民主办教”确是“完善当地机构、制度”,克服某些领导人独断专行等弊端的有效途径。但治理好教会的“民主”该是怎样的“民主”?很值得我们思考、探讨。 世间的民主是指“人民住政治上享有的自由发表意见、参与国家政权管理等的权利”,这是纯粹人意的民主。但教会的民主应当是众弟兄姊妹对神的教会的责任心,参与事工的意识和权利。如果民主中掺有私欲成分,则其意见的正确性就有问题。  相似文献   
2.
长老     
彭圣佣 《天风》1994,(7):2-3
经文:徒20:28,提前5:17 “长老”的称号,早在旧约摩西以前就有。不但摩西曾简立七十长老作他治民的助手,就是在埃及、米甸、摩押等国也有长老之设(创50:7,民22:4、7)。这些称为长老的,大多是民间的首领、族长、有名望的老者。耶稣在世时,犹太公会中也有长老,那些长老与祭司长一同要求彼拉多把耶稣钉十字架(太27:1)。五甸节后。  相似文献   
3.
使徒信经     
《天风》1995,(6):7-7
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创造天地的主。 我信我主耶稣基督,上帝的独生子;因圣灵感孕,由童贞女马利亚所生;在本丢彼拉多手下受难,被钉于十字架,受死,埋葬;降在阴间。  相似文献   
4.
彼彻姆和查瑞斯的原则主义是现代生命伦理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伦理分析进路,它在得到广泛支持和认可的同时也遭到越来越多的批评.有关彼彻姆和查瑞斯原则主义的争论凸显出道德境遇在生命伦理分析中的重要性,同时也暴露出彼彻姆和查瑞斯原则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一些弱点.尽管如此,彼彻姆和查瑞斯原则主义基于自身的一些合理性与必要性仍有可能在未来的生命伦理学领域以不断改进了的形式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邵珠海 《天风》1996,(4):2-3
客西马尼园——幽静的园地,主耶稣最后祈祷的地方。茫茫夜色笼罩,万物沉寂黯然。表面上静悄悄,但,此时这里却是争战的战场。没有千军万马、刀枪剑戟。  相似文献   
6.
徐晓鸿 《天风》2021,(1):23-24
(十)关于控告耶稣及其受审 即向大王毗罗都思边言,告毗罗都思前,即道弥师诃合当死罪,大王即追恶,因缘共证弥师诃,向大王毗罗都思边,弥师诃计当死罪. 路23:23-24他们大声催逼彼拉多,求他把耶稣钉在十字架上,他们的声音就得了胜.彼拉多这才照他们所求的定案.  相似文献   
7.
宁望 《天风》1996,(4):3-5
读经:可15:21;罗16:13;路23:39—43;太27:54;约19:26—27;约19:38—42。 主耶稣钉十字架是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十字架为人类成就了救恩。以下我们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十字架的荣耀和大能,这就是当主钉十架之际,有五种不同的人被主的爱激励,以自己的行动见证了主的大能。现依次述说如下:  相似文献   
8.
耶稣的伤痕     
陈蓉生 《天风》1994,(4):4-5
经文:路加福音24:39—40 我挑选这二节经文,乃是要让我们思想复活的主耶稣的手和脚上确实存留着被钉在十字架上的钉痕,并且在主肋下还有被兵丁扎过的枪伤。主耶稣复活之后,有一次特地向多马显现,并且对多马说:“伸过你的指头来,摸我的手;伸出你的手来,探入我的肋旁;不要疑惑。  相似文献   
9.
加灵 《天风》2017,(9):38-39
主日清早,办公室里的电话响了,正在跟一位弟兄谈话的牧师接起了电话。电话的另一边是一位姊妹,她问:“是某某教会吗?请问你们早上第二堂的讲员是谁?”牧师回复说:“你为什么要问讲员的名字呢?”她说:“因为我特别喜欢你们教会的一位牧师讲道,如果今天是他讲道,我就去你们那里聚会,不然我就在自己的教会聚会。”  相似文献   
10.
此为《异于去是》的第一章,其中概括地提出了书中随后将分章专题论述的全部主要思想。莱维纳斯所关注的是作为主体的主体如何可以超越去是而成为一“我而为他(人)”者。凡物皆欲去是其之所是,并皆欲在其去是其之所是之中坚持住自身之所是。于是诸去是者在坚持自身之是时即互相冲突。而主体之为主体,或主体之主体性,则相对于此而构成一“例外”:在应于他者之时,我对他者之“应”即成为我对他者之“应—承”,亦即,对他者之承担,或为他者负起责任。此应承则来自于我之暴露于他者,来自一种比所有被动都更加被动的被动性。此章共分十节:一、去是之他者;二、去是与关心;三、说与所说;四、主体性;五、对他者之应承;六、是其之所是与表示;七、感受性;八、去是与外于去是;九、主体性不是去是的一种样式;十、(全书的)论述路线安排。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