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汉字输入法对汉字字词加工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华  冯成志 《心理科学》2004,27(6):1368-1370
形似判断和同音判断作业就输入法对汉字字词加工的影响作了考察。结果表明,汉字输入法及输入速度对小学生语文学习存在明显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作用仪表现在汉字认知加工的较低层面。具体本研究而言,纵横输入法和拼音输入法对汉字认知加工的“形”和“音”均存在影响,但前者侧重于“形”.而后者侧重于“音”。笔者认为其直接原因是学生为提高汉字输入速度所付出的额外练习(相比于输入速度低的学生)所导致的.输入法充当了一种作用载体。  相似文献   
2.
他亦僧亦道,亦诗亦画,狂放孤傲,冷漠怪诞.清苦多舛、坎坷的人生经历成就了绝顶惊人的绘画艺术."莫把丹青等闲看,无声诗里颂千秋."这句话既可以看作是其绘画创作思想的核心,也是其绘画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强调绘画乃是一种用来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工具.  相似文献   
3.
翻译在人类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应运而生,其目的在于寻求沟通,促进交流。而文学翻译更是承栽着促进人类文化共同进步,增强各国各族人民的友谊,保护世界和平,使人类免于战争和灾难的伟大使命。因此,对于如何开展文学翻译工作的探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在对文学翻译中备具争论的翻译原则—“神似”进行阐述,从而明确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宋朝的苏轼是文人画的最早倡导者,他首先提出了"士人画"这一概念.苏轼在谈到绘画的欣赏品评与创作时,虽然站在否定"形似"的角度提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的主张,但研究表明,苏轼并非一味地否定"形似"强调"传神",而是注重作品的两个方面.苏轼的"形"、"神"、"理"的观念,对我们当前绘画的实践与发展,仍具有现实意义,值得深入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5.
负启动的研究是考察选择性注意中抑制机制的基本实验范式。本研究选取不同难度的刺激材料,使用经典的负启动实验范式,分别从增加目标选择难度和干扰项个数两个方面考察了大学生被试的汉字特性负启动效应。结果发现:在目标和干扰项互为形似字以及多个干扰项的情况下,被试的特性负启动效应均消失。此结果为注意的资源分配理论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