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虞法 《哲学动态》2012,(11):65-70
行动哲学作为一个专门的哲学分支出现得非常晚。尽管历史上的许多大哲学家都或多或少有过相关论述或者理论,但直到20世纪中叶之后,就行动问题的集中性讨论才开始出现,那一时期也被视为当代行动哲学的起点。当时以安斯库姆(G.E.M.Anscombe)为首的一些英美哲学家经常聚集在一起讨  相似文献   
2.
雪峰 《天风》2012,(10):52-53
得知哥林多教会存在的问题时,使徒保罗心急如焚、寝食难安,很想立即前往处理,但因事务繁多,无法脱身。于是,他采用书信的方式解决那些棘手的问题。几封书信过后,教会的情况有了好转,不少当事人已经悔改,但也有一些人依然我行我素,他们不但漠视保罗的书信,而且怀疑保罗的人品,有人甚至质疑他的使徒职分。针对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3.
民事诉讼法在民事诉讼的最后阶段,规定了一种确定权利义务关系得以实现的程序,即执行程序。执行程序又称强制执行程序,是指负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时,人民法院根据另一方当事人的申请或依职权,以国家强制力强制其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所适用的程序。作好执行工作,对于制裁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尊严,宣传法制,教育群众,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舒靓  聂勇 《思维与智慧》2008,(11):40-41
在美国庞大的律师群体中,有一位外貌丑陋却口碑极佳的女律师,她的名字叫科尔。在法庭上,她扭曲的容貌常会引起众人的惊讶甚至恐惧。但是,这位丑陋的女律师,却以渊博的学识和言辞犀利的口才,以及咄咄逼人的气势震惊四座。为无数当事人打赢了官司。  相似文献   
5.
目前,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过程中忽视了医务人员应有的地位。从法律规定和程序正义、当事人理论等方面明确了医务人员在鉴定中的法律地位。论述了医务人员应当是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当事人,其在鉴定中享有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这对保护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文曲 《学海》2007,(5):161-166
当事人陈述具有悠久之历史,也曾在民事诉讼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当事人主体地位的增强,其所具有的证据价值正在减退.就我国而言,民事诉讼新证据规则的出台,确立了当事人自认制度,导致当事人陈述与现代诉讼模式的不适应性日益凸现,当事人陈述作为独立证据种类的存在应予否定.  相似文献   
7.
赵汀阳 《哲学研究》2012,(8):72-80,129
一、存在论换位自然的存在必然是如此这般的,一切别无选择就不会产生思想问题。自由意味着可以选择的多种可能性,因此,自由就是不自然。如果说事物是自然而然的(to be as it is),那么,自由所为之事就是使存在不自然(to be as it is not)。万物的存在性质是"平凡"(这是张盾的深刻见识[参见张盾,第352页]),而万事的存在性质却是奇迹,即使是人人习以为常的事情,比如购物或者上网,在存在论上都是奇迹(相比之下,谋杀并非奇迹,而是平凡的,尽管谋杀的原因可能是不平凡的)。人类  相似文献   
8.
唐东楚 《学海》2008,(1):149-154
相较刑事诉讼而言,世界范围内民事诉讼中的陪审制度似乎前景暗淡,但其总的发展趋势仍然是"衰而不败".人民陪审员制度是"中国特色"的陪审制度,它在民事诉讼中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司法公信和权威的首要基础是人民大众尤其是具体案件当事人对司法公正的认同和理解,因此将具体案件是否适用人民陪审员制度,以及如何选择人民陪审员的选择权交给民事诉讼的当事人,不失为一种完善我国现行民事陪审制度的好思路.  相似文献   
9.
罗杰斯“当事人中心疗法”的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松花 《心理科学》1998,21(4):361-364
1前它随着社会的变迁和迅速发展,当代中国国民置身于一个空前紧张的社会环境,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由此而导致日益增多的人们的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等亟需得到心理辅导治疗。但是,“咨商辅导始于西方,在理论基础方面往往以西方文化思想为主要依据,若要将咨商辅导运用于东方社会,那么囫轮吞枣是很危险的”。[1]为了使源于西方的心理辅导理论在本国成功移植,以适应本国人民日趋殷切的求询需求服务,就需要我们对西方的心理辅导理论进行潜心研究、系统理解和掌握,并取其精华尝试运用于实践中。2当事人中心疗法力生的背景2.1罗杰…  相似文献   
10.
在审理案件中,自古以来都需要使用证人。在刑事案件的审理中,证人证词的可信度的甄别与确定是审理案件的关键。实践告诉我们,证人证言的错误率是很高的。影响证言的可靠性因素包括精神因素及心理品质等。我国司法心理学的奠基人,著名的犯罪心理学家林秉贤教授曾在其著作《犯罪心理学纲要》一书中,从以下九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即感知因素对证言的影响、注意因素对证言的影响、遗忘与暗示因素对证言的影响、情绪状态对证言的影响、主体态度对证言的影响、证人作证动机对证言的影响、主体陈述背景对证言的影响、执法过程中交往的层次对证言的影响等。这里换个角度,尝试从纠问式诉讼及当事人主义研究——审判模式对证言可靠性的影响。谓之独辟蹊径也好,一派谬论也罢,但愿能自圆其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