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救世主的观念是一切系统的人为宗教所具有的基本思想 ,早在波斯的琐罗亚斯德教、希伯莱的犹太教、印度的佛教中都有所表现。希伯莱民族在长期的苦难历程中萌发了救世主———弥赛亚的观念和说法。基督教直接承继了犹太教弥赛亚的思想 ,直接指出耶稣基督即是全人类的弥赛亚 ,更加强调了人类宗教精神拯救的效用 ,使得弥赛亚成为基督宗教的核心思想。  相似文献   
2.
林文恩 《天风》2006,(5):28-32
根据福音书的记载,耶稣不仅意识到他是上帝的儿子,上帝藉着耶稣道成肉身,上帝国的权能要在历史中彰显,上帝要藉着他把上帝的国带给人,把上帝的救赎带给那些愿意接受他救恩的人;同时也藉着耶稣所开展的事工,使人现在就可以经历将来上帝国的权能,耶稣也呼召众人预备迎接即将来临的上帝国。耶稣也自觉到他是弥赛亚,他的使命就是为了拯救罪人而受苦和受死,他要藉着死亡来成就上帝的救赎计划。耶稣的受死是他自愿的,是做上帝与人之间的和好工作;同时也具有献祭的、赎罪的、和末世意义的性质。早期教会认为,耶稣受死是完成他弥赛亚使命最基本的事件。  相似文献   
3.
朱鹂 《天风》2013,2(2):8-9
亨德尔(G.F.Handel,1685—1759),是一位多产的德国作曲家,在德、英、意三国乃至全欧洲都获得了巨大的声誉。他的作品融德国的复调对位法、意大利的独唱艺术和英国的合唱传统于一身。他与巴赫、维瓦尔第一同被认为是巴洛克时期。音乐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4.
音歆 《天风》2004,(11):27-30
前三福音,即《马太福音》、《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都记载了一些耶稣称呼他自己和别人对耶稣的称谓,如,基督、人子、神的儿子、神的仆人、主和大卫的子孙等等。本文主要就前三福音中所记载的耶稣称谓之一--弥赛亚这个称谓做些神学探讨和神学思考。  相似文献   
5.
徐戬 《现代哲学》2012,(6):15-21
本雅明辞世之后,对他的各类诠释让读者莫衷一是。上个世纪末,阿甘本从主权理论进入本雅明的文本,在本雅明研究中开拓出全新的理解空间。通过追踪本雅明与施米特的隐秘交锋,阿甘本逐渐展开重新理解"保罗的政治神学"的思想视域。本文对阿甘本的本雅明解读进行初步梳理,尤其关注其中呈现出来的现代性问题的历史脉络。  相似文献   
6.
你们来看     
黄兴 《天风》1995,(8):2-3
读经:约1:39 感谢神给我们每个人造了一双眼睛,使我们能看到上帝所造的美丽世界。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明亮的日月,灿烂的星光,更使我们能看到真理、光明、神的作为,使我们能仰望神而得着能力,不至于走人深渊。只可惜有许多人失去了上帝造眼睛的本意,用错了眼睛,专看邪恶的世界,看物质、金钱、名利、地位,看环境、看人,成了邪眼、红眼、昏花的眼,最后变成瞎眼,使整个人生进入黑暗。主耶稣说:“眼睛就是身上的灯。你的眼睛若了亮,全身就光明;你的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  相似文献   
7.
陈伟 《天风》2011,(2):22-23
来过杭州基督教会鼓楼堂(老堂)的人都有记忆,建于1931年的这座中国宫殿式教堂,在讲台两边柱子上有一副"感谢耶和华恩赐生命水,讴歌弥赛亚声动浙江潮"的对联(新堂内仍保留了这副对联),  相似文献   
8.
四种磐石     
心泉 《天风》2002,(5):22-23
“磐石”一词在圣经上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它是出水的磐石,出火的磐石,出蜜的磐石和出油的磐石。在哥林多前书10章4节:“也都喝了一样的灵水;所喝的,是出于随着他们的灵磐石,那磐石就是基督。”这里指明磐石就是基督。  相似文献   
9.
饶本忠 《宗教学研究》2007,27(3):211-215
末世论是犹太教原创性教义之一,在20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演变成为一种复杂的思想体系。复杂不仅体现在内容繁多,更体现在各派别在认识上矛盾重重,甚至互相对立,并且在发展过程中又受到波斯等外来思想的影响。对此,本文意在对犹太教末世论思想进行简单梳理,同时对其产生的原因和本质进行比较详细地分析。  相似文献   
10.
《天风》2010,(10):31-31
<正>圣诞玫瑰(一种洁白耐寒于圣诞节期间盛开的玫瑰),象征着基督的降生及弥赛亚之预言。马槽里的圣婴,意味耶稣诞生在一个既简陋又贫穷的处境中;而简朴贫穷亦是他一生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