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馈在现实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反馈信息进行学习是人类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有效手段。反馈间隔是指个体行为发生到反馈刺激呈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反馈加工过程中, 反馈间隔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但反馈间隔影响反馈加工的研究结果不一。对反馈间隔影响反馈加工的行为和电生理研究分别做了介绍, 对结果出现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未来的研究应考虑结合行为研究与电生理研究, 并统一反馈间隔的操作定义。  相似文献   
2.
采用短时DRM迫选任务,探讨提取条件和延迟间隔对短时错误记忆的影响,以进一步考察短时错误记忆的产生机制。结果发现,短时错误记忆的产生主要源于提取时对存贮细节通达的缺失。在无有效提取线索的条件下,延迟间隔能够增加错误记忆率;而有效提取线索存在时,真实记忆痕迹的可通达性增加能够极大避免错误记忆的产生,延迟间隔的作用则不显著。该实验的结果是对错误记忆理论解释的一种补充。  相似文献   
3.
采用学习——测查的范式,以陌生视觉单词(韩字)为材料,考察了学习方法对陌生语言字形学习效果的影响。在学习阶段,材料分别以连续重复(集中学习)和间隔重复(分散学习)方式呈现6遍,在学习之后半小时、1天以及1个星期之后,分别进行再认记忆测查。结果发现,虽然随着测查间隔时间的增长,两种学习条件的成绩都显著降低,但是在三次测查中,分散学习的成绩都明显好于集中学习。这一结果说明在排除语音、语义等其他言语元素的干扰之后,以分散学习的方式学习新字形的效果好于集中学习。  相似文献   
4.
通过两个实验来探讨意向保持间隔对时间性前瞻记忆的影响。实验一仅通过嵌入前瞻目标的背景任务来操纵保持间隔,实验二通过在背景任务之前加入不同时长的填充任务来改变意向保持间隔。结果发现,(1)背景任务中的保持间隔越长,前瞻记忆成绩越差;(2)背景任务中的保持间隔和填充任务的时长对前瞻记忆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成绩最好的为15min-2min组,最差的为15min-15min组。结果表明,背景任务和填充任务阶段对于个体保持前瞻意向可能有不同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王霞  于春玲  刘成斌 《心理学报》2012,44(6):807-817
通过考察解释水平, 诠释时间间隔和未来事件效价的双向关系。结果发现:时间间隔会影响人们对未来事件效价的感知, 高解释水平事件在长时间间隔后发生的感知效价更好, 而低解释水平事件在短时间间隔后发生的感知效价更好(研究1); 同时, 未来事件效价也会反向影响人们对时间间隔的感知, 相对于未来发生的正效价事件, 负效价事件的感知时间间隔更短(研究2)。无论是时间间隔对未来事件感知效价的影响, 还是未来事件效价对感知时间间隔的影响, 解释水平均在其中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很短的时间间隔内连续呈现两个目标刺激时,被试对第二个目标刺激的正确报告率显著下降,这种现象就是注意瞬脱.本文在简要介绍注意瞬脱的瓶颈理论和注意资源耗竭理论的基础上,着重阐述注意瞬脱的暂时性失控理论及其面临的挑战,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7.
曾守锤  李其维 《心理科学》2006,29(3):601-604
考察了4至5岁儿童的现实性监测在延时0天、3天和7天条件下的成绩。结果发现:对真实动作的源混淆更多地发生在延时3-7天,而对想象动作的源混淆更多地发生在0-3天,且对想象动作的现实性监测比对真实动作的现实性监测更早达到随机水平。这表明事件在现实性监测的时间效应中存在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生物自然主义:塞尔对自由意志的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自由意志问题的解答中,传统的相容论和心理决定论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未能令人满意地回答这一问题。塞尔试图把自由意志的心理状态说明与神经生物学解释结合起来,认为在自由意志行为中存在间隔。在解释我们的自由意志行为时我们有必要先设一个不可约减的非休谟式的自我。这种阐释虽然符合我们的日常经验和科学说明,但却引发了一个新难题:我们的神经元系统的决定性是如何与意志自由行动中的间隔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9.
用信号察觉反应时与信号误报率作指标 ,对监视作业中监视仪表数量与信号间隔时距对监视作业效绩的影响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监视作业的效绩会随仪表增多和信号间隔时距增大而呈下降趋势。当监视仪表达到 8个时 ,监视作业的效绩会因负荷过重而明显下降。信号出现间隔时距增长时 ,会因警戒水平下降使监视仪表作业的效绩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
序列位置内隐学习产生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张卫 《心理学报》2000,32(4):374-380
内隐学习是当今认知和学习领域继内隐记忆之后又一重要的研究课题。该研究利用序列反应时研究程式,通过两个实验,对序列位置内隐学习产生的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在序列反应时任务程式中,随着反应一刺激间隔的延长,序列位置内隐学习的学习量逐渐减少;(2)异形同模式迁移组和异形异模式迁移组被试间内隐学习量无显著差异,被试未能内隐地习得抽象的序列模式。说明序列位置内隐学习产生的基础是水平联结,在该实验条件下没有发现垂直联结存在的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