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一批年轻的苏联哲学家热衷于逻辑认识论、科学方法论等方面的研究,形成唯科学主义倾向。弘扬理性是欧洲各国走向现代化的共同道路,但在苏联,唯科学主义倾向的出现有独特原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形成宗教哲学、宇宙主义、马克思主义三个哲学派别,共同之处是重视集体轻视个人。以此为基础在30年代形成苏联哲学。不能简单否定苏联哲学。苏联哲学有三个阶段:一、20年代,这时哲学尚有独立研究的部分可能;二、30、40年代,哲学彻底意识形态化,扼杀一切创造性;三、50—80年代,出现60年代人~①哲学家,他们彻底抛弃30、40年代的苏联哲学。50—80年代苏联哲学具有启蒙性质,座右铭是"人可以也应该靠自己的头脑生活"。其背景是苏联社会正努力从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中解放出来,肯定个人的价值,具有人道主义性质。带有人的面孔的社会主义是60年代人哲学家的理想,而且对他们来说,人的面孔比社会主义更重要。  相似文献   
2.
金微 《天风》2005,(3):37-37
天风编辑部: 我们这里的几位退休多年的老牧人,每月仅300元的生活补助费,经济相当拮据。有些爱主的信徒在逢年过节时,送一些礼物,聊表心意。但也有人说,当年在工场侍奉主,得工价是应该的,现在不为主做工了,管啥?我们堂会执事分文不取。更有些信徒说,牧人是首先应该背十字架,走人生的窄门窄路,受苦是为了将来得冠冕。 我反复思考,老牧人穷困潦倒是应该的吗?到底如何对待?  相似文献   
3.
作者的话: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后现代主义的产生与广泛传播格外引人注自.过去我们对于后现代主义的了解多集中在以德里达、福柯等人所代表的解构性后现代主义,关注着他们对于现代社会和现代性的犀利批判、无情解构和深度透析等.  相似文献   
4.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心理咨询室,一位即将取得博士学位的年轻人辉焦虑地说,我马上就获得博士学位.我真不知道应该如何面对社会?他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公众的社会适应观初步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社会的突飞猛进对人类的社会适应提出了许多问题。但迄今为止。心理学者对社会适应的研究却不多见。仅有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社会适应性和社会适应评价标准两个方面。(1)对于社会适应性,主要涉及到人们适应社会应该具备的人格特征。Costa&McCrae认为“五因素模型”所揭示的五种人格特质就是人们适应社会的基本动力特征和内在核心因素。(2)对于社会适应的评价标准。主要涉及到社会适应结果的评价指标的选择和确定。概括起来,社会适应评价指标可以归结为两种取向:个人取向的评价指标和社会取向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7.
西方女权心理学评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西方女权心理学有经验主义的女权心理学、认识论的女权心理学和后现代主义的女权心理学等形式,其中以后现代主义女权心理学为主流。女权心理学认为传统心理学中充斥着男性中心的偏见,存在着歧视、压抑妇女的现象。他们主张女性不仅应该成为心理学知识的客体,更应该成为心理学知识的主体,认为女性心理的研究应充分考虑父权制社会下不平等的性别关系。女权心理学促进了西方心理学家对传统心理学的内容和方法的深层次思考。  相似文献   
8.
莫贪虚荣     
希望得到别人的尊敬和称赞乃是人人都会有的心态。而人若因真才实学高尚品格或嘉言懿行善举美德等获得了相应的荣誉和颂扬,那也是天经地仪理所当然的事情。耶稣在山中圣训里所说的:“你们的光也应当照耀在人前,好让人们见到你们的善行而光荣在天之父”就是这个道理。他要求信从他的人都应该先用“善行之光”来获取众人的嘉许和尊崇,然后再通  相似文献   
9.
金燕 《天风》2002,(7):36-37
1980年成立中国基督教协会,至今一共换过五届,曹圣洁牧师被选为第五届会长,而且是历届会长中唯一的女性,可以说在中国教会历史上,从来没有任何一位女性担任过这么重要的职位,上帝在我们中国教会中行了新事。曹牧师自己又是怎么看的呢?她说“我个人是非常微不足道的,我一直没有离开过基层教会的工作,从来也没有想过有一天会担任这个职务,我只是把它看为上帝对我的新呼召,我愿意  相似文献   
10.
季剑虹 《天风》2002,(4):26-28
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是中国教会团结广大基督徒联合走爱国爱教、独立自主、自办教会道路的圣经依据,是全体教牧同工事奉的目标和方向。“在金陵成长”让我们看到一位金陵人在金陵的成长过程,见证金陵的发展。“在主日礼拜的事奉”谈谈如何管理主日礼拜:“权利、义务与遵纪守法”阐明了公民在享受信仰自由的同时。应该履行遵纪守法的义务:教会书坊介绍一位仆人的信仰之路。华东神学院参加上海市学生联合会感触颇深。愿意在继承、开拓、创新中发展。本版编辑:王荣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