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迪昂问题及其解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晓芬 《现代哲学》2005,10(1):121-126
迪昂问题是当代科学哲学争论的主题之一。波普尔、拉卡托斯和库恩都曾经对此问题给予不同的对待或解决。本文对此背景给以扼要的介绍,然后着重介绍和评价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基于贝叶斯方法的解决。相比之下,后一方案较为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范兆兰  叶浩生 《心理科学》2005,28(2):485-487
劳丹的研究传统理论是在克服库恩“范式论”和拉卡托斯“研究纲领理论”不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更为严密、更符合科学历史事实的理论体系,本文简要介绍了该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心理学研究从中得到的几点启示:心理学研究应从“以方法为中心”转向“以问题为中心”,采用概念分析等多元研究方法,以一种宽容、开放的态度来评价心理学的各种理论。  相似文献   
3.
库恩的后达尔文式康德主义中的心理学方法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炳全 《心理学探新》2003,23(3):11-14,43
库恩的后达尔文式康德主义主要是一种方法论,对当今的心理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为文化人类学方法在心理学中的运用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为重新审视心理学知识和学科发展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促进了多元文化等心理学取向形成与发展和解释学方法的扶正,加强了普遍联系观和整体化或系统化方法在心理学中的地位,有助于心理学哲学研究的兴起,为理论心理学的复兴打开了方便之门。  相似文献   
4.
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为什么会引起惊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引言 <科学革命的结构>(以下简称<结构>)一书出版后,库恩因其明显的相对主义的观点受到了批判.在辩护的过程中,库恩把自己说成是哲学家中的历史学家,所持的是历史学家关于科学进步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王新力 《世界哲学》2004,2(5):41-57
一、不可通约性作为跨语言交流的中断 托马斯·库恩观察到,当读者试图去理解一些古老的科学文本时,他或她常常会遇到某些似乎毫无意义的片断.  相似文献   
6.
谢林平 《现代哲学》2001,(2):99-101
现0010库恩“范式”理论与西方经济学方法论@谢林平$中共广东省委党校!510053~~  相似文献   
7.
自从P.费耶阿本德和我率先在文献里借用了一个数学术语来描述相继的科学理论之间的关系之后,20年已经过去了。这个术语就是“不可公度性(Incommensurability)”;我们两人都是由于在解释科学理论中所遇到的问题而被引向这个术语的。①我对这个术  相似文献   
8.
内在实在论(internal realism)是由美国哲学家普特南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在当时有很大影响。随着普特南在20世纪90年代宣布放弃,似乎内在实在论已经成为明日黄花。但内在实在论一直不缺少支持者,很少有人注意到科学哲学家库恩也是一个内在实在论者。2009年著名科学哲学期刊《历  相似文献   
9.
科学与技术研究和社会科学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与技术研究(Science & Technology Studies简称STS)领域的发展,常常被认为是转向经验研究纲领的相对主义的哲学敏锐性所取得的一个胜利。对那些根据政治考虑思想问题的人而言,这可以视为一种“进步”时期,但在现实中情况要混乱得多。在本文第一部分,我将以自英帝国主义晚期以来为人所熟知的遏制政治和美国冷战科学政策  相似文献   
10.
王飞跃 《世界哲学》2004,33(3):16-18
作为一个技术科技工作者和必须面对实际的工程师,我对于哲学的理论体系了解甚少,更不用说哲学研究了。好在哲学是有脑无脑的人都要想的事,特别是在20多年的科研工作之后,不得不想一下自己和同仁们到底是在做什么。因此,也就不得不涉及科学的哲学问题,而对许多科技工作者来说,库恩其人其思想,往往是他们了解科学哲学的第一和最后一站。 像许多人一样,我第一次接触库恩的思想,是通过《科学革命的结构》[1],这是我硕士答辩后读过的第一本书。库恩所揭示的学人的作用,范例的转移,再加上格式塔心理学的影响,使科学研究不再是理想中科学家探索真理的纯净过程,似乎成了一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