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6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殷融  赵嘉 《心理科学进展》2021,29(7):1264-1278
语法是人类交流系统有别于其他动物的关键特征之一。行为比较研究表明, 除人类外的其他灵长目动物也能理解并掌握抽象的顺序排序规则; 神经生物学比较研究表明, 支持排序处理的神经机制来自人类与其他灵长目动物共同具有的脑区。因此语法所依赖的序列学习能力在人类与其他灵长目动物间具有进化连续性。词汇限制假说、事件感知假说与自我驯化假说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人类语法的进化起源进行了解释。未来研究需要探讨人工语法任务中所发现的脑神经机制是否是层级结构加工的通用处理器, 并进一步澄清语义加工与语法加工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多时点结果跨期选择涉及两个及两个以上多个时点结果的权衡, 正日益成为跨期选择的研究重点。现有研究主要从两时点结果和序列结果两方面深入探讨了多时点结果跨期选择中的诸多决策效应, 包括:隐藏的零效应、象征效应、额外金额效应、前端金额效应以及序列效应, 并运用序列模型和权衡模型对上述决策效应进行阐释。未来还应深入探索同时涉及损益结果混合的多时点结果跨期选择, 运用决策过程追踪技术揭示决策效应的过程机制。  相似文献   
3.
选取127名儿童完成数字线估计任务,探讨其在不同类型的复杂情境中对熟悉数字的估计策略。两个实验分别要求儿童对10cm长度下的不同范围(0~50和0~100),以及不同长度(10cm和18cm)对0~100范围的数字进行估计。结果显示儿童对0~50估计时绝对误差百分比曲线呈直线上升型,而对0~100范围的数字估计呈“M”型。针对范围和长度的变化,儿童分别采取心理长度和比例判断等估计策略,但受不同范围的影响更大。这表明儿童会根据具体情境灵活选择不同的估计策略,为重叠波理论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4.
孙鹏  李雪晴  张庆云  尚怀乾  凌晓丽 《心理学报》2022,54(12):1467-1480
离线阶段发生的学习被称为离线巩固, 即在最初获得知识之后, 即使没有额外的练习, 其记忆痕迹也会保持稳定或提高。有研究初步探究了睡眠对知觉和动作序列内隐学习离线巩固的影响, 然而, 这些研究未能实现知觉序列与动作序列的完全分离, 序列类型是否调节睡眠对内隐序列学习离线巩固的影响仍需进一步探讨。此外, 既往外显学习的研究发现相对于简单的序列, 复杂的序列更容易从睡眠中获益, 表现出基于睡眠的离线巩固效应。睡眠对知觉序列与动作序列内隐学习离线巩固的影响是否会受到序列复杂程度的调节尚不明确。为此, 本研究在完全分离知觉序列和动作序列的情况下, 通过3个实验操纵序列的长度及结构, 设置3种不同复杂程度的序列规则, 考察了这一问题。结果发现, 对于动作序列, 序列规则复杂程度较低时, 无论是否经过睡眠都会发生离线巩固效应, 而当动作序列规则较为复杂时, 只有经历睡眠才会引起离线巩固效应; 对于知觉序列, 无论何种难易程度的规则, 均未发生离线巩固效应。上述结果表明内隐序列知识基于睡眠的离线巩固会受到序列类型及序列复杂程度的调节, 这为内隐学习的离线巩固争论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自编幼儿人格发展教师评定问卷对幼儿人格进行追踪测量,探讨其年龄及性别发展特点。方法:用整群抽样法选取3~3.5岁、3.5~4岁、4~4.5岁3个年龄群组幼儿为被试,采用群组序列的追踪设计,进行为期1年半的追踪测量,结合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和多层线性模型处理数据,探讨幼儿在3~6岁间人格的发展特点。结果:(1)幼儿的智能特征、认真自控、外倾性、亲社会性、情绪稳定性5个人格维度在3~4岁发展最快,4~5岁持续增长但发展速度放缓,到5~6岁时趋于平稳;(2)女孩的认真自控和亲社会性在3岁时显著高于男孩,但在3~6岁间的增长率不存在差异,即女孩的认真自控和亲社会性在幼儿阶段发展水平始终高于男孩。结论:从家庭进入幼儿园的环境变迁促使了幼儿人格的进一步发展,5岁左右幼儿人格开始初步形成;女孩的认真自控和亲社会性水平在幼儿阶段始终高于男孩。  相似文献   
6.
陈俊  张艳辉 《心理科学》2008,31(3):575-579
言语失误(speech errors)是指人们在说话时无意中非习惯性的偏离言语计划所致的错误.该文首先回顾了国外研究者从自然情景与实验室情景两种条件下对言语失误开展的研究,其次阐述了言语失误的理论模型,并介绍了认知神经科学对言语失误与大脑关系的一些研究成果,最后对言语失误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启动效应被严格界定为先前刺激对后续无关情境中的行为反应产生的无意识影响,而且启动对象应是某种认知表征或思维过程。启动研究最早源于认知心理学领域,后被用于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并逐渐发展出概念启动、心理定势启动和序列启动三大启动范式及诸多新技术。已有研究存在启动术语混淆和实验者效应等内外部效度问题,其中最大的争议为启动研究结果的可重复性问题。未来研究应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并探讨启动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社会变迁导致的文化、心理与行为变化及其相互建构已经成为心理学的研究热点。社会变迁研究通常涉及和变迁相关的时间效应、时代效应以及和变迁无关的年龄效应。在考察变迁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时,常用的研究设计有跨时间比较、跨代际比较、跨地区比较(历史重构)等方法;常用的分析方法有传统的相关和回归分析和现代的时间序列分析(比如交叉滞后相关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由于每一种设计都有其优点和不足,在具体研究中,研究者要根据研究的问题和可操作性选择合适的方法;如果可能,最好同时采用多种方法,以寻求基于不同方法的聚合证据。  相似文献   
9.
张頔  郝仁宁  刘强 《心理学报》2019,51(7):772-780
以往研究发现个体能够同时巩固一定数量的项目信息进入视觉工作记忆系统。本研究将考察视觉工作记忆的巩固容量是否会受到分配到记忆项目上的注意资源量的影响。实验1在同时序列掩蔽范式的基础上, 用控制记忆项目呈现区域的大小的方法操纵被试的注意范围, 从而达到操纵分配到单个项目上的注意资源量的目的。研究结果显示, 被试的记忆成绩随着注意范围的扩大显著降低, 但在并行和序列呈现条件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实验2则证实实验1中对注意资源量分配的控制不会影响对项目的知觉编码效率。本研究结果表明, 分配在记忆项目上的注意资源量能够影响记忆巩固的效率, 但不会影响巩固容量。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不同认知风格大学生在人工语法任务、序列反应时任务中的成绩差异性表现。结果表明,场独立与场依存者在两类任务中内隐学习量的差异性表现一致,均无显著差异。进一步比较两种认知风格大学生在人工语法范式下内隐、外显及内隐外显协同学习类型中的差异表现时发现,场独立者的协同学习成绩优于单独的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且优于场依存者的协同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