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2篇
  免费   185篇
  国内免费   61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小样本受试者内设计实验,受试 实验允许的酒精剂量范围内自由选择摄入量。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由中国伊协副会长洪长有任团长,国家宗教局三司副司长李革,卫生部应急办应急处、中国伊协朝觐办负责人等组成的2012年朝觐事务代表团一行5人于2012年3月17日至26日对沙特进行了为期10天的工作访问,圆满完成了预期的工作任务。卫生部首次派员参加了朝觐事务代表团。  相似文献   
3.
4.
老茧作证     
1904年,原一平出生于日本长野县。23岁时,他离开长野县到东京谋生。30岁时,他步入明治保险公司,成为一名“见习业务员”。  相似文献   
5.
如果面对他人的批评,你会作出什么样的反应?绝大多数人会选择辩解,甚至是暴跳如雷,进行愤怒地回击。而如果你对他人提出意见和批评时,你肯定希望埘方端正态度,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对方的不理智过激反应,只能加深你对这个人的反感程度,  相似文献   
6.
通过两个研究探索中国情境下关系自我和群体自我的区分。研究一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在外显层面被试的关系自我和群体自我是独立的结构;女性被试的关系自我水平要高于群体自我。研究二通过单靶内隐联想测验(Single Target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ST-IAT)发现在内隐层面,相对于群体自我,中国情境下的被试具更倾向从人际关系角度定义自我。同时,研究二也发现外显关系自我和内隐关系自我二者是独立的结构;外显群体自我和内隐群体自我二者是独立的结构。最后,文章讨论了研究对自我建构领域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董国范 《天风》1997,(6):6-6
出击 “我来攻击你,是靠着万军之耶和华的名。”(撒上17:45) 基督徒不是完全处于一种无可奈何的被动,也不可像当年的扫罗和百姓一样面对巨人歌利亚劲敌“就惊惶,极其害怕”,忍气吞声而退缩逃跑,又美其言曰:要忍耐到底。 基督徒啊,不可自欺欺人。  相似文献   
8.
孙卉  徐洁 《心理科学进展》2023,31(3):467-479
职场通讯压力是指员工想要快速回复基于信息通讯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的工作消息而体验到的紧迫性, 现有研究对其成因及影响路径的探讨较为零散且缺乏系统性认识。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并结合努力-恢复模型, 讨论作为工作要求的ICT使用以及作为个人要求/资源的个体因素对职场通讯压力的前因作用; 探讨职场通讯压力因阻碍恢复活动而对员工身心健康以及工作和家庭领域产生的消极影响, 以期增进对职场通讯压力的全面了解, 丰富现有研究对ICT使用后果的认识, 并为未来研究的展开以及员工职业心理健康干预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许小东   《心理科学进展》1993,11(1):10-16
工作生活质量改进是现代组织管理活动中常用的革新措施之一,其目的在于形成积极的组织气氛,提高组织活动效率。本文综合述评了:QWL的发展、QWL的设计、QWL的推广策略与对QWL的方法论的评价,以加深认识QWL活动,并为正确评估与进一步发展QWL活动提供适当的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0.
动作反应过程中速度:准确性权衡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未多  王小铭 《心理科学》1993,16(5):291-294,278
本文以127名运动员为被试,通过Acuvision 1000(视觉/动作反应测试系统)设置三种不同定向要求的动作反应任务,以研究运动员在完成长距离准确性动作反应过程中速度——准确性权衡的特点及其习惯倾向的群体差异.结果表明:①在高速度要求下,女运动员准确性下降程度大于男子,但在高准确性要求下,其准确性程度较男运动员好。②开放性运动项目运动员在速度和准确性两方面均优于闭锁性项目运动员,特别是在高速度要求下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