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水是天然之镜,临水自照标志着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镜子的产生和发展是人们追求美的结果。镜子的审美意蕴在于镜子的特性以及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镜子可以汇聚光芒,所以镜子是日月的化身,是光明和正义的象征;镜子如实成像,但自性不变,因而镜子代表心性的清静澄明;镜子可以观容照面,因而镜子与女性的爱美相关;同时镜子影像虚幻,使世间真假难辨,造成扑朔迷离、似真非真的美感。法国心理学家拉康的镜像理论深刻地说明了镜像与自我的关系。镜子所充当的不仅仅是自我意识的道具,人们迷恋镜像是和人与生俱来的美的感觉有关,而这种感觉却很难用理性所道出。  相似文献   
2.
姚国宏 《学海》2008,(2):194-199
G.A.柯亨,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出现于英美的分析学派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本文初步探讨了1990年代以来柯亨围绕平等、自由、正义等政治哲学问题的研究.柯亨的政治哲学研究源于其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转型,通过与右派的自由至上主义者诺齐克和左派的平等的自由主义者罗尔斯的论战,展示了他的独具特色的激进的平等主义立场.这样极左的平等主义,尽管有理论上的魅力,但在现实中毕竟是一种幻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