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拒绝平庸     
一位伟人曾于上个世纪的某一天,仰望高山入云,横亘天地,峥嵘巍峨,气象万千,不禁感喟道:“山,刺破青天锷未残,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相似文献   
2.
论道德冷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道德冷漠作为一种善的缺乏,体现为道德敏感的缺乏、道德判断的搁置和道德实践上的不作为。道德冷漠是一种"平庸的恶",其出现主要是因为个体的道德抑制机制受损,因而缺乏与恶作斗争的自觉意识。道德冷漠本质上是一个如何看待他者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平庸之恶是阿伦特在反思纳粹暴行时提出的现代恶的一种新形态。阿伦特将平庸之恶的出现归因于社会大众普遍陷入无思状态而造成的集体道德崩溃与沦丧。然而,从伦理行为的思与行的辩证关系看,阿伦特对平庸之恶的分析虽然直击要害,但却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因为她主要是从“知”或“思”的层面来分析纳粹之恶,而没有从伦理之“行”的维度进行分析。针对以艾希曼为代表的纳粹之恶,仅仅从无思的层面分析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对无思的道德反思难以解释纳粹德国的制度之恶以及恶之代理人(艾希曼)的伦理责任,也不能探索与剖析奥斯维辛事件的真正面目,这也是阿伦特在提出平庸之恶后招致众多批评的主要原因。不仅如此,阿伦特的平庸之恶虽然触及了纳粹制度之恶的无思的普遍性维度,但却极易遮盖道德个体行为的责任与行动,从而将道德之恶这一复杂问题简单化和平面化。从这个意义上讲,阿伦特对纳粹之恶的伦理反思更接近康德主义的普遍性之思,而远离了黑格尔意义上的伦理主体的责任与行动。后现代主义伦理学家赫勒和鲍曼将平庸之恶追溯至个体的道德行为及其责任的哲学反思则弥补了阿伦特无思的平庸之恶的思维缺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和推进当代伦理学有关恶的哲学探讨。  相似文献   
4.
有这样一个实验:一位长跑运动员参加一个5人小组的比赛,赛前教练对他说,据我了解,其他4个人实力并不如你。结果,这个运动员轻松跑了个第一名。后来,教练又让他参加了另外一个10人小组的比赛,教练把其他人平时的成绩拿给他看,他发现别人的成绩并不如自己,他又轻松地跑了个第一名。  相似文献   
5.
感受差距     
成功者和平庸者都曾有过宏伟的志向,但成功者注重把它付诸行动,平庸者则注重把它珍藏于想象。 成功者和平庸者都曾有过发愤拼搏的历史,但成功者是一如既往,平庸者则是一天两天。 成功者和平庸者都在不懈努力,但成功者在努力地创造成功的机遇,平庸者则在努力地寻找失败的理由。 成功者和平庸者都曾在吃堑中长智,但成功者致力于别人吃堑我长智,平庸者则满足于吃一堑长一智。 成功者和平庸者都曾有过失落的泪水,但成功者流出的是再次奋起的汗泉,平庸者流出的则是无奈于上帝的碱水。 成功者和平庸者都曾拥有诸多无聊的废话,但成功者…  相似文献   
6.
汉娜.阿伦特对极权主义制度下的邪恶现象有两种表述方式,即“根本的邪恶”和“平庸的邪恶”。前者的根本特征表现为破坏了人类发展和和进步的概念,致力于把人变成多余的人的事业,以及消灭了人的法律人格、道德人格以及作为个体的人;后者的特征体现为无思想和肤浅性。阿伦特为思考极权主义专制制度下邪恶现象产生的根源以及个人应该担负何种道德责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从而为建立一种以思想为核心的个人责任伦理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永生的王     
程殿元 《天风》2005,(4):49-49
也许,有些人经受了功败垂成 的苦楚,走不出失败的阴影,哀叹 着命运之不幸;也许,有些人品尝 过功亏一篑的遗憾,把自己的创伤 蛰伏在生活的低层,哀叹着生活的 艰辛,自己的平庸、机遇的难得;也 许,还有些人前进的路上拥有太多 的深沟险壑,飓风暴雨,烈日霜雪, 而少见一马平川,风和日丽。我以 前就是这也许中的一员,常叹在世 上生活得不如别人……如今在上帝 的真理光照下,在他的恩膏教训 中,我看到了快乐积极的人生。  相似文献   
8.
倪培民 《哲学动态》2023,(7):46-54+128
平庸之善”是由阿伦特“平庸之恶”一词引申而来。儒家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正可以说是“平庸之善”,即善行成为人们无需思虑决断的常态。这种常态需要个人的基本道德修养,更需要合适的社会环境条件。传统儒家“风行草偃”的观念揭示了个人修炼功夫与社会条件的关系,即个人(尤其是社会精英层)的功夫可以“外体化”为社会风气(文化)和社会体制,而大众的功夫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和体制的“功用”表现。只有当个人的德性“外体化”为相对独立于个人修持的社会存在,形成体制性的保障和文化氛围,才能防止“平庸之恶”的泛滥和促进“平庸之善”的形成。从作为整体的人类生存状态来看,功夫的提升就是“人类的成熟”;个人功夫“外体化”为社会的体制和文化,就是人类总体功夫的“体身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