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快乐是金     
关于金字塔是谁建造的这一问题,似乎已经毋庸置疑了。因为早在公元前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历史》中,就已经下了定论:金字塔是由30万埃及奴隶建造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埃及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历史伟业和宗教文化等的描述,希罗多德形成了自己的埃及观.他能以一个"旁观者"的角色客观地描述埃及,这种描述是建立在与希腊对比的基础之上.这种对比描述并非是以"希腊人的模式"在建构一个东方埃及的"蛮族"形象.barbaroi一词并非是希罗多德用来专指那些非希腊人,更不能理解为带有敌视和轻视语气的"蛮族人".他对埃及的部分观点和看法,也基本适用于<历史>中所描述的其他非希腊民族的文明,尤其是波斯和两河流域的文明.  相似文献   
3.
林国华 《现代哲学》2008,(2):96-102
政体分类理论是古典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但是对它的讨论并不限于政治哲学家,古代诗人和史家也都把它当作自己的问题."历史之父"希罗多德的经典史撰第三卷第79-83节记述了一场著名的对话,其主题就是比较三种政体(君主政体、贵族政体、民主政体)的优劣.这段辩论被后世学界一直当作政体分类理论最早的"客观研究".本文通过精读这段历史文本,指出希罗多德的研究也许并非客观,而且也不必客观,因为他拥有属于自己的政治意图和教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