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千朴 《学海》2002,23(4):31-34
道德建设要为市场培养具有独立自主、开拓进取精神的商品生产和商品经营的人才 ;要大力破除包括旧道德在内的各种旧观念 ,为市场体系的进一步发育与完善扫除思想观念的障碍 ;要加快促进市场竞争的合理规范和秩序的建立与完善。  相似文献   
2.
过度医疗个案审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 ,医疗行业专业化和市场化的特点 ,使医疗行业走向一种畸形的态势 ,形成所谓过度医疗。本文试从两起过度医疗个案分析入手 ,探求过度医疗的成因 ,剖析其负面影响 ,进而提出解决办法 ,旨在使医疗行业朝着规范化、健康化的方向发展。1 过度医疗个案个案一 :李某 ,男 13岁 ,主诉 :急起头痛 ,发热 4天 ,神志欠清 2天 ;查体 :颈抵抗 ,眼底视神经乳头模糊 ;血常规 :白细胞总数增高 ,16× 10 9/L ;临床怀疑化脓性脑膜炎 ,进行CT检查 ,结果回报 :头部CT未见异常 ;腰穿检查 :CSF压力增高 ,外观混浊 ,白细胞数 90 0× 10 6 /L ,中性粒细…  相似文献   
3.
刘建军 《学海》2012,(1):109-119
从1978年到20世纪末,中国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社会主义市场化”运动,这一运动直接导致了从计划体系向市场体系的转型.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基于市场化逻辑而产生的诸多社会问题,也对中国的国家治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21世纪中国的发展更多的是表现为从社会主义市场化向社会主义道德化的转型,中国两次转型的重要动力来自中国共产党的创新力与修复力.对于未来中国来说,她面临着社会主义市场化、社会主义道德化和社会主义民主化三重面向的压力,这三重面向之间的关系是极为复杂的,如何协调三者之间的冲突决定着中国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4.
系统介绍了美国医疗系统的主流--非营利性私立医院的起源、性质、运行情况以及在医疗服务中的地位,并将之与营利性医院进行对比,以揭示限制医疗市场化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经济学中的不同流派对生态危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该领域的主导范式坚持认为自然资源的合理定价和资源市场的完善能够解决环境恶化问题,并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洞见保持沉默,否认环境问题和特定的生产方式存在必然的联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分析和根本的解决方法的寻找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对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彻底的变革可能是真正解决造成环境恶化的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困境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建立新机制:去行政化与县医院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昕 《学海》2012,(1):68-75
县属公立医院在中国农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中扮演龙头老大的角色.同其他公立医院一样,县医院的运营嵌入在行政型市场化的制度结构之中.一方面,县医院的日常运营主要依赖于收费,而医保支付(尤其是新农合支付)在县医院收入构成中日益占据较大的比重;另一方面,县医院运营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价格,都受制于政府的行政性协调.然而,行政协调机制并没有带来预期的公益性效果,县医院的医药费用增幅水平则持续性地超过农民收入的增长水平.县医院的改革尽管艰难,但却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7.
艺术管理所追求的艺术自由与艺术普及的目标与艺术的商业化运作,存在着天然的矛盾,然而在现实中艺术的商业化运作形式却广泛存在。商业化运作与艺术管理目标的实现有着复杂的关系,要根据不同的艺术形式选择境况的多元化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8.
不管处于什么发展水平的国家,都需要进行持续的卫生保健改革,这已成为整个社会政治改革的一部分,卫生保健改革已经融入整个世界的社会大变革中.卫生经济问题无一不具有道德成分,无一能离开伦理政策得以解决.我们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伦理学展望中,提倡一种"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价值观.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市场的目标、价值和规律,正确理解和发挥政府和市场的调节作用,促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市场化"抑或"反市场化"之争,使得已整整20年的医疗体制改革基调突然变奏,医改在路向选择上也陷入模糊.医疗体制改革现状及其路径走向理性研判之后,"市场化"并非医改困局的根源.在此基础上,以国际上四种不同卫生体系模式的医改经验为鉴,明确了医疗体制改革的目标定位,并提出现实的对策构想.  相似文献   
10.
SARS事件突出暴露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由于缺乏科学发展观统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在体制改革中片面突出经济增长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片面追求市场化的支配地位,是导致病象的内在逻辑.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出发,认为应避免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泛市场化"倾向,指出"有管理的市场化"是其应然走向,呼吁在改革实践中重新回复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