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0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恩惠 《天风》2008,(18):8-9
有婚姻专家对一些离异夫妻进行调查,发现婚姻失败有一些共性的原因,现摘编如下,并附上信仰原则予以建议:  相似文献   
2.
凡事皆有度     
国外有谚“伟大变为可笑只有一步”,“比人多跑一步的人是圣人,比人多跑两步的是疯子”。  相似文献   
3.
夕阳渐落,深山幽林中的千年古刹,更显清静寂寥。老方丈在禅房正襟危坐念佛诵经,笃、笃、笃,木鱼响起阵阵清音,悠远弥长。  相似文献   
4.
曲立伟 《现代哲学》2016,(2):96-102
印欧语系的系词关联着西方传统存在论的根本经验。因此,虽然从表面上看,"是与存在"之争仅仅是一个哲学翻译的问题,但实际上却潜藏着古典哲学中的"存在论差异"基本结构。海德格尔提出的存在论差异问题,为我们重新审视在汉语学界盛行已久的是与存在之争提供出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宋代文人的艺术创作较雅,故受众窄,且传播地点有限,趋于精英化;元代文人的艺术创作较俗,故受众广,且传播地点广大,趋于贫民化。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基础的不同。  相似文献   
6.
不良的亲子依恋是导致儿童抑郁症状的风险因素,但其对儿童的影响会因儿童对环境的生物敏感性不同而存在差异。为探究家庭中母子、父子依恋对儿童抑郁症状的影响及儿童生物敏感性(本文中采用迷走神经抑制作为指标)在其中的作用,本研究结合行为任务、问卷报告、生理测量等多种研究手段,招募150名学龄儿童(平均年龄8.64岁,63名女孩)参与研究。结果表明:(1)学龄儿童的母子依恋水平高于父子依恋水平。(2)高水平的母子依恋与父子依恋会同等程度地降低儿童的抑郁症状。(3)儿童对环境的生物敏感性对母子依恋影响儿童抑郁症状路径的调节作用显著,生理上对环境更敏感(高迷走神经抑制)的儿童更易得益于高母子依恋,表现出较低的抑郁水平;但同时,这类儿童在母子依恋较低时也更易表现出较高的抑郁水平。(4)儿童的生物敏感性对父子依恋影响儿童抑郁症状路径的调节作用不显著,高父子依恋对生物敏感性水平不同的儿童均存在有利影响。(5)在不同情境中测量的迷走神经抑制对亲子依恋影响儿童抑郁症状的调节作用模式相似,表现出跨情境一致的特点。本研究率先揭示儿童迷走神经抑制与亲子依恋对儿童抑郁症状的联合作用机制及父母角色差异。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性别心理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铁如 《心理科学》1993,16(1):57-59
一、研究背景性别心理差异的研究很早就引起了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的兴趣。在研究的早期,人们普遍认为女性的智力差于男性,但很快就被一些调查研究资料所否定了。于是一些人便转而认为男女在智力水平高低上没有显著差异,而只是在智力类别上有差异.例如,格林和爱丁1982年的研究表明,女孩的阅读、文学和音乐成绩较男孩好,而男孩的自然科学和数学成绩较女孩好。到了六七十年代开始出现了另一种观点,该观点认为男女性没有不同的能力,但男女性对自己的能力有不同的看法,表现在诸如成功期望、失败归  相似文献   
8.
浅论医学影像诊断学中的方法与原则第一军医大学93级研究生(广州510515)欧陕兴导师黄其鎏医学影像诊断学是研究人体大体病理形态学,依据影像特征,结合临床资料诊断疾病的专门学科。在影像诊断中特别强调合理正确运用方法学中的原则性,分析和解决问题,指导医...  相似文献   
9.
小学儿童对虚假话语间接意义的理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小学儿童对隐含在虚假话语中间接意义的理解特点。结果发现:(1)一年级儿童不能理解虚假话语的非字面意义,三年级儿童才基本上能够理解。(2)小学低年级儿童不能理解虚假话语的间接意义的主要原因是他们不能根据话语与事实不符和说话者知道事实真相来判断说话者说虚假话语的有意性和推论隐含的意义。部分原因可能在于他们没有意识到说话者了解事实真相,因而不知道说话者是故意使用虚假话语的。  相似文献   
10.
在汉语中,副词是一种比较独特的词类,它没有具体形象的物体可作为理解支柱,因而儿童对它的掌握较晚。在各类副词中,5、6岁儿童对范围副词的理解最佳,时间副词次之,程度副词最差。三者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即使在每一类副词中,由于儿童概念发展的不均衡性,掌握的顺序也有先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