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少年儿童的身体发育水平已明显提高。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丰富的社会信息来源,也大大促进了少年儿童的智力发育。但与此同时,在少年儿童中却普遍出现了行为霸道、不懂礼貌、磨蹭马虎、好吃懒做、自私任性、孤僻胆小等不良心理倾向。在学校中,也常常可以看到“高分低能,高分低德”的现象。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已迫在眉梢。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是学生旧后成才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自尊的结构模型及儿童自尊量表的编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论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国内42名心理学专家进行了问卷调查,采用结构访谈法对63名小学四、五、六年级和初中一、二、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个别访谈,根据调查结果和访谈结果分别建立了自尊结构的专家模型、儿童模型和整合模型Ⅰ、整合模型Ⅱ.本论文采用量表法对664名小学四、五、六年级和初中一、二年级的学生进行了测试,并根据所收集的数据分别对整合模型Ⅰ和整合模型Ⅱ进行了验证型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在整合模型Ⅰ中自我评价、自信心和理想自我三个亚模型与数据有较好的拟合,而成就感与数据的拟合不理想;在整合模型Ⅱ中,品德和社会交往两个亚模型与数据有较好的拟合,而身体和外表、能力和学习成绩与数据的拟合不理想.本论文还对自尊的结构进行了探索型因素分析,确定了自尊的6个结构因素,即外表、体育运动、能力、成就感、纪律、公德与助人,并据此建立了自尊结构的探索模型.探索模型与数据有很好的拟合,可以接受.我们还根据探索模型所确立的自尊的结构因素,编制了“儿童自尊量表”.  相似文献   
3.
在群体性审美跌落的今天,绘画的视觉艺术审美判断快速地也被各种媒体媚俗、紊乱的大众娱乐挤向边缘,甚至滑至谷底,形成国民审美盲区。重温陈永镇等艺术家的儿童插图或儿童连环画,从艺术本体上分析其绘画语言与技法,在原点上寻找视觉观看高度,对于儿童的审美启蒙,对于重建国民的审美教育,构筑民族崛起所必需的价值观,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具有积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4.
宁心 《天风》1995,(1):30-31
当联合国总部大厦在纽约东河河畔奠基时,人们把《圣经》放在一个罐子里,然后把它深埋于基穴中,作为人类安全与世界和平的基础。这一举动代表了全世界人民对和平的渴望,同时也告诉人们:圣经是和平的基础,什么时候人们遵守了圣经教训,就有平安喜乐,就能与人和睦,世界就有和平。什么时候人们违背了圣经教训,所临到的就是不幸、灾难与战争。 基督教信仰素以仁爱和平著称,我们所信的神是赐平安的神(耶29:11)。  相似文献   
5.
袁剑侠 《美与时代》2013,(8):108-110
詹同的儿童插图脱胎于漫画,幽默诙谐、生动有趣,在艺术表现上他将西方油画和中国水墨画以及民间年画相融合,既有西方现代绘画的特点,又有浓郁的民族风味,风格突出。詹同(1932.1-1995.10.27),原名詹同渲,广东南海人,1932年出生于北平,是中国著名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的孙子。20世纪50年代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他受业于油画家董希文、漫画家韦启美等人,1956年毕业后被分配到上影美术制片厂工作。漫画、美术电影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奖。  相似文献   
6.
父母教养方式对少年儿童自尊发展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论文采用量表法对664名小学四、五、六年级和初中一、二年级的学生进行研究,探讨了父母教养方式对少年儿童自尊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少年儿童自尊的发展具有显着的影响。父母对少年儿童采取“温暖与理解”的教养方式会促进少年儿童自尊的发展,提高儿童的自尊水平。相反,父母对少年儿童采取“惩罚与严厉”“过分干涉”“拒绝与否认”“过度保护”等教养方式,都会不同程度地阻碍少年儿童自尊的发展,降低儿童的自尊水平。  相似文献   
7.
《天风》2013,(3):61-61
陕西省基督教两会于2013年2月2日上午,组织同工到三原县东周儿童村探望。并送去项目资金,用于改善儿童村宿舍的维修。东周儿童村旨在救助特殊困难环境下的少年儿童,专门代养代教无人抚养的少年儿童,给这些无辜的孩子提供一个生活、学习、健康成长的场所,帮助孩子们渡过生活难关。  相似文献   
8.
关颖 《道德与文明》2012,(1):148-152
少年儿童的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是在外部多重影响和作用下产生的.调查表明,在家庭中,全家人共同做家务时少年儿童“非常愿意”干家务活儿的比例最高.家务劳动规范化管理有利于增强少年儿童劳动意识,家长剥夺孩子自理和做家务的权利是热爱劳动品格培养的最大障碍;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发挥了积极作用,老师表扬有利于激发少年儿童的劳动愿望,学习负担重并不是家务劳动时间少的唯一理由;社会舆论对明星、精英的过度渲染影响少年儿童勤劳务实精神的培育.针对少年儿童的良好愿望与成人社会不良环境的矛盾、知与行脱节、他律与自律不平衡的问题,应注重“场效应”、强化“知行统一”、开发主体潜能.  相似文献   
9.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家长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问题学生的出现与家庭教育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由此笔者想到现在的学校教育中的“问题学生”。我校地处山区,在校生源相对复杂,外出务工子女或离异单亲子女占据一定比例,这些孩子长期和爷爷或奶奶居住在一起,这些孩子长期处于无人管理或监护人监管过严的状态下。由于亲子关系的缺失及非正常家庭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在学习上或在生活上出现了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10.
绘丹 《思维与智慧》2003,(11):44-44
5岁的亭亭要随做公司经理的爸爸去外地看望爷爷奶奶,行前,细心的妈妈为他们准备行装,就连亭亭平时吃饭爱用的小勺都被周到至微地装进了行囊。亭亭——开包检查,竟说还有东西没带上。还有什么呢?妈妈里里外外全方位地扫描,该带的全带上了,没有遗漏!亭亭,说还有市少年儿童美术作品获奖证书没带!获奖证书里凝结着礼赞成功的掌声,亭亭坚持要带着掌声上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