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全面认识小儿急腹症对小儿急腹症的认识不仅包括对其病因、临床表现、治疗的认识 ,也应包括对其种类、发病机率、与年龄的关系及发展趋势的认识。小儿急腹症一般包括阑尾炎、肠套叠、美克尔憩室炎、胃肠穿孔、胆道穿孔、肠梗阻、肠扭转、肾输尿管结石、卵巢囊肿合并扭转和胰腺炎等 10几种 ,在思考诊断时 ,上述疾病均应列入考虑范围。小儿急腹症病种虽多 ,但其发病几率相差很大。最为常见的是阑尾炎、肠套叠、分别占急腹症中的82 %和 14 %。其次为美克尔憩室炎、卵巢囊肿合并扭转、胰腺炎。而胃肠穿孔、肠扭转、肾输尿管膀胱结石则较少见…  相似文献   
2.
小儿心力衰竭(心衰)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症,是小儿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系统就是由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若干部分和要素,以一定的结构组成的具有某种整体状态和整体功能的有机联系的统一体。整个心衰发生与发展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除致病因子直接损害外,血液动力学紊乱、神经内分泌激活及心血管系统重塑始终存在,三者互为因果、相互关联,形成恶性循环,共同推动心衰进行性恶化,直至成为终末期心衰。本文探讨系统方法在心衰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28年共2453篇有关小儿肾小球疾病治疗的文献,发现其发展规律符合科学的发展观药物的选择趋向于疗效肯定而且毒副作用小的药物,新方法新技术不断涌现,药物疗效的评价日趋合理,药物作用机制从系统、器官水平深入到细胞、分子及基因水平,各学科间的合作与联系增加。  相似文献   
4.
探讨用于小儿放射检查的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选择60例1岁~8岁ASAⅠ-Ⅱ级小儿,分别采用单纯氯胺酮、咪达唑仑复合氯胺酮和异丙酚复合氯胺酮3种麻醉方法。观察3种麻醉方法的效果和安全性以及不良反应,辩证地分析3种麻醉方法的优缺点,思考小儿放射检查的合适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了观察舒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小儿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其不良反应,选择ASAⅠ-Ⅱ级行择期下腹部手术的小儿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术后分别使用0.5μg·m^-1舒芬太尼或2μg·ml^-1芬太尼复合0.1%罗哌卡因行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观察术后24h镇痛效果及其不反应。结果显示,舒芬太尼组术后24h静态和活动时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组(P〈0.05),恶心、呕吐发生率低,程度轻(P〈0.05)。因此,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可安全用于小儿下腹部术后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28年共2 453篇有关小儿肾小球疾病治疗的文献,发现其发展规律符合科学的发展观:药物的选择趋向于疗效肯定而且毒副作用小的药物,新方法新技术不断涌现,药物疗效的评价日趋合理,药物作用机制从系统、器官水平深入到细胞、分子及基因水平,各学科间的合作与联系增加.  相似文献   
7.
磁共振成像(MRI)诊断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的报道近年来较多,小儿方面的报道甚少。多发性硬化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慢性炎症性脱髓鞘病变,多见于青壮年,儿童期少见:但随着儿科医师对MS认识的不断深入和检查手段的不断完善(如MR检查的应用),儿童患者并非罕见。有人报道最小年龄24个月,10岁以前发病较少见,不足MS总数的3‰。因其危害性较大,在儿科领域已引起重视。本文总结了1991年10门以来共20例小儿MS的临床及MRI资料,并对其特点及MRI早期诊断价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加强小儿围术期疼痛管理——医学伦理的必然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小儿围术期疼痛管理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小儿围术期疼痛管理包括围术期疼痛的监测和评估,疼痛治疗的原则和策略等方面的内容。鉴于儿童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利益群体,即使新生儿在围术期也有完善的疼痛治疗的需求,重视小儿围术期的疼痛诉求,体现了对小儿的人文关怀和基本权力的维护,是医学伦理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随着心脏外科手术水平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经胸骨正中切口由于创伤大,不美观等弊端,逐渐被小切口微创手术所替代.小切口手术由于其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美观等优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得到推广,在小儿先心病方面的优势格外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10.
口腔疾病有时表现并不典型,需要医生拥有强烈的责任心,对患者详细问诊和检查,方能得出正确结论,避免误诊给患者带来身心痛苦。笔者在以下几个方面对误诊原因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1)医生缺乏批判性思维;(2)医生的人文关怀精神不够;(3)医生对医患沟通重视不够;(4)专科医生往往思路狭隘。通过对3例临床误诊患者就医过程的介绍和分析,再一次提醒广大口腔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工作中要重视详细问诊,仔细查体,不断拓展临床其他学科知识,避免思路狭隘和惯性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