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落到孤岛悲观的人就会绝望,而乐观的人却会在逆境中看到希望。《鲁滨逊漂流记》中有这么一个细节:鲁滨逊到了孤岛以后感到绝望,不过,很快他就意识到,必须努力活下去,只有活着才有重反家园的希望,才能穿越现实,抵达梦想。  相似文献   
2.
畅朝辉 《思维与智慧》2006,(9):M0003-M0003
你是大平原上吹来的一股清风,给我无尽的思考和启迪;你是一条由质朴、感人、精致的文字汇成的河,飞溅着新知、智慧与爱的浪花,流淌着充满人性之光的波涛;你是一片广袤、厚重的大平原,对生命的热爱、对真情的赞颂、对社会家园的情怀,堆积成你的博大与宽广。  相似文献   
3.
魅力龟兹     
史晓明 《佛教文化》2009,(6):108-113
一、从游牧到定居——吐火罗人的绿色家园 龟兹(丘慈),这个古老的名字对现代人来说既熟悉又陌生。陌生,是因为它是年代久远的古老地域的名称;熟悉,是由于在当下文化研究的“热潮”中人们对它耳熟能详。因而,“龟兹”二字实际上仅限定在古代人文地理的范畴,时段至少在汉代到唐宋期间,地点在塔里木盆地北缘以现在的库车、新和、拜城县为中心的绿洲城邦周围。  相似文献   
4.
郑存权 《天风》2005,(2):18-18
当人类自身遭遇外来的压力时,都会表现出同心协力、同舟共济。可是,历史上许许 多多的祸患都是源自人类自己--"爱情,众水不能熄灭,大水也不能淹没,因为爱情如死亡坚强。"汹涌的巨浪拍岸动地,肆虐的大水冲路没堤,但冲不走的是坚强意志,灭不掉的是爱的火炬。我们祈祷上帝,祝愿灾区人民同舟共济,重建家园。  相似文献   
5.
为满足家长需求并进一步促进家同共育,在继续采用面谈、家访等传统沟通方式的基础上,我国从2007年开始在幼儿园网站上开通了班级互动论坛,运用现代网络技术拓展家园互动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陈叶华 《美与时代》2014,(10):33-33
对市民而言,城市中最为重要并且绝对不可以缺少的是市民的居住,最为重要的环境是市民的家,记载着市民的点滴记忆。“家园感”从根本上来说是对那块土地的亲切感、依恋感、归属感。而现代居住环境设计当中常常忽略这种原本存在的特点,取而代之的是技术化、物质化的环境设计。  相似文献   
7.
强国之本,在于重教。而幼儿教育是根基的教育,影响人一生的发展。坚持育人为本,首先要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表达的就是“育人为本”的价值诉求。现将我园的几点做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绝对彼岸”是人们对自身终极归宿之境的理想化描述,它系于宗教,且在不同宗教中有不同的应然性定位.在藏地社会,绝对彼岸不仅是信仰者践行宗教教义的指导力量,还是结构区域社会家园意识的精神源泉.其对家园建构的意义,对转型中国修补在现代进程中屡受破损的精神家园有深刻的启示性和现实的借鉴性.  相似文献   
9.
家园     
陈南耀 《天风》2009,(5):60-60
家,是生长爱的园地!所以称"家园". 在这个园地里,浓浓的亲情是松软肥沃的土壤,感情的流露是涓涓的细流;爱心所发出的光芒如同暖洋洋的阳光.在这个园里,播种的是爱心,耕耘的是希望,收获的是幸福. 家,就是生长爱的园地!没有爱的家,好像天空没有太阳,阴冷可怕,犹如菜汤里没有盐巴,淡而无味,又似旱地少了雨水,绝迹绿色.如果少了爱,等于少了家庭黏合剂,这家将是一盘散沙.  相似文献   
10.
今天,我们看到很多孩子能表现出语言文明,举止有礼,能够和伙伴友好相处,能够关心周围的人和事,有了初步的环保意识等等。但是也有很多孩子显得淘气、行为习惯差。这当中有诸多的原因,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出在幼儿园和家庭的脱节上。这种脱节致使教育失去一致性,最终导致教育的零效果甚至是负效果。因此,有必要对家园互动促进本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