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戏说霓裳     
《霓裳羽衣》从它的曲体结构可以进而了解唐代发展鼎盛时期的歌舞大曲的完整的曲体结构,唐代大曲已有了庞大而多变的曲体。它的艺术表现、意境创造以及对外来音乐的吸收与融化都显示了唐代宫廷音乐所取得的成就,也由此促成了歌舞音乐更进一步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逐渐演变为戏曲音乐与说唱音乐。  相似文献   
2.
钱志中 《学海》2011,(2):178-182
清朝奢华铺张的宫廷戏剧演出活动与耗资巨大的皇家经济投入密不可分。本文从宫廷戏剧演出的专门组织机构设置、宫廷戏剧演出的经济支出结构以及皇家投资修筑戏台戏楼、置备戏班行头切末的经济投入等三个方面,考察了清代宫廷戏剧演出活动,评价了皇家经济投入所引致的示范效应对清代戏剧市场化的推动作用,以及对戏剧艺术发展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唐代宫廷的三教论议或三教论衡是唐代儒佛道三教关系的重要表现形式。这一活动从唐初持续到唐末,五代时期仍有其余绪。三教论议在唐朝的各个历史阶段的情况不一样,可以将它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唐高祖、太宗朝,此一阶段的辩论与佛道二教的排位有关;第二阶段为高宗朝,内容主要涉及佛道二教的教理争论;第三阶段则为中唐以后,逐渐演变成庆祝君主诞辰的一项颇具娱乐性的活动。唐代宫廷三教论议承当了双重的功能:三教的思想对抗与取悦人主,而正是后一种功能的强化,导致了三教论议的日益沦落。  相似文献   
4.
《法音》2014,(5)
正著名画家刘爱女士,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女书画家协会副主席、泰山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山东历山书画院副院长、山东省新闻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山东南山禅意书画院副院长。作品以佛教题材见长,色彩淡雅宁静,线条优美舒畅,意境悠远,充分表现了佛教艺术慈悲庄严的宗教情怀,受到了佛教界信众的欢迎和好评。  相似文献   
5.
《中国道教》2018,(2):77-77
中国道教协会道家书画院与北京世纪名人国际书画院联谊 4月13日上午,中国道教协会道家书画院与北京世纪名人国际书画院在中国道教协会共同举办联谊笔会。笔会开始前,在中国道教协会会议室举行了座谈会。之后,书画家们在中国道教协会道家书画院进行现场交流,创作了《紫气东来》等多幅书画作品。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讯8月25日上午,"南山情——全国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暨南海文化研究院揭牌仪式"在三亚南山寺隆重举行。海南省政协副主席、海南省政协书画院名誉院长陈成,海南省委统战部部长、海南省政协书画院院长王应际,中国书协副主席、海南省书协主席吴东民,省政协书画院执行副院长李福顺,三亚市政协主席赵普选,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海南省佛教协会会长、三亚南山寺方丈印顺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心澄法师、正慈法师,副秘书长宗家顺,北京广济寺方丈演觉法师,扬州市  相似文献   
7.
山水画在北宋达到成熟的写实风格后,南宋画家试图创新技巧,以抒情为目的.马远、夏圭为南宋院体山水的典型代表,二人发展了李唐刚劲苍猛的画风,开创了"偏角山水"的新意境,构图多取局部,常画山之一角、水之一涯、故有"马一角"、"夏半边"之称.本文试从分析马远、夏圭的绘画风格来探究文人画对院体画的影响和渗透.  相似文献   
8.
敦煌莫高窟第61窟是归义军节度使曹元忠夫妇着人于五代后晋天福十二年(947)六月十五日凿成,而其内的《五台山图》粉本,则是以敦煌画院的艺师为主,于后汉天福十二年(947)九月绘成。  相似文献   
9.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恒山道乐吸收了汉魏以来的鼓吹乐,以及唐宋以来的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音乐语言和表现形式,从一个侧面记录了古代道教音乐的传承与变迁。一、恒山道乐的源流与嬗变位于山西北部的北岳恒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早在西汉初年,这里就有求仙和炼丹的方士(《汉书·艺文志》所说的“神仙家”)。  相似文献   
10.
在宋代,画学教育同画院教育一样都取得了巨大成就。首先,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画家,如李希成、李唐、刘坚、苏汉辰、韩若拙等。其次,画风多元,由于采取考试制度,许多民间优秀画家被录入,使民间风格与院体并存。其三,由于重视培养学生的诗书修养,从而开拓了绘画新境地,更使精密不苟的工笔花鸟画达到精微传神的新高峰,同时也使画院的体制更完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