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数学概念是人对客观事物中有关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方面本质属性的抽象,是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思维、培养数学能力的基础。数学概念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石,是培养数学能力的前提。因此,概念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进行概念教学呢?很多教师都感到,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如何让学生对概念进行深入地理解,下面笔者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点浅显认识。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关于认识真理性检验标准的思想可以大致归纳为四种主要观点。先秦及汉代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已经有了把感觉经验和行为效果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标准的思想;古代唯心主义思想家则坚持无客观标准论,他们要么直接坚持主观标准论,要么认为根本无是非标准可言;宋、明、清时期的一些唯物主义哲学家提出并坚持以客观事物或事实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与此不同,王廷相、王夫之、颜元等人则提出“行”标准说,这种颇具光辉的哲学思想,使中国古代关于认识真理性检验标准思想的探讨大大前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3.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的态度体验。情绪影响着人的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并且使人的心理染上特殊的主观色彩。情绪依其强度和稳定性,可以分为三种:激情、应澈和心境。激情是一种突然爆发、反应强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如见义勇为、狂喜、暴怒、恐惧、悲伤和绝望等,它通常与一个人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意外刺激等引起的激烈的内心冲突相关。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所引起的情绪状态,应激使得整个机体的生理处于高度激活的水平.表现出心律加快、血压升高、肌肉紧张、血糖增高等等变化。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美学界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大讨论.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空前的美学繁荣,这场大讨论主要集中在对美的本质问题上.其中,坚持美是客观这一观点的以蔡仪为主要代表.蔡仪是一位学识渊博,功底深厚,经历丰富,态度严肃的老学者.  相似文献   
5.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人类,之所以被称为“万物之灵”,是因为人类有丰富的情绪表现。幼儿同样拥有丰富多彩的情绪世界。有的孩子稍不顺心就大哭大闹,有的孩子受了委屈只是暗自流泪,有的孩子快乐自信,而有的孩子冷淡退缩。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认识儿童的情绪表达也是需要学习和训练的。我们有义务培养孩子学会拥有积极、快乐的情绪。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6.
何为快乐?快乐是因你对客观事物的满足而带来的心理愉悦,是一种快活的心态,是一种美丽的心境,是一种感受,是一种体验。它不由客观事物本身所决定,而是由你对客观事物的认知、评价、看法、态度所决定。  相似文献   
7.
《朱光潜讲美学》是一本值得我们当下年轻人看的美学丛书,朱光潜先生力图通过谈心的方式谈美,而不是一本教条的美学课本。朱光潜先生美学思想的核心观点是美不在心,即不存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中,也不在物,即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中,它在心物的关系上。《朱光潜讲美学》共两个部分,作者在开场话中阐述了自己给友人写信谈美学的原因,第一部分是朱先生对美学的见解,第二部分是谈书美简,通过十三封信解决读者们对美学所提出的问题及疑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