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计文 《天风》1994,(1):31-31
何烈山本是普通的山,然而因为神的显现而成为圣山。“准能住在你的圣山?”(诗15:1)就是像摩西一样肯“脱鞋”的人。 涉足尘世,鞋不可能不被底下庸俗的污秽沾染。不脱鞋,就不配、不能、不该站立于圣地之上二。 低劣的品德不配做圣工,血气的勇敢不能做好圣工。  相似文献   
2.
正香港道教联合会主席梁德华、澳门道教协会会长吴炳鋕、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教授赵艳霞等15位嘉宾做主题发言。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黄至安、刘怀元主持了本场分论坛,四川大学老子研究院院长詹石窗、华中师范大学道家道教研究中心教授刘固盛对发言进行了点评。《吕祖无极宝忏》中的慈爱思想香港道教联合会主席梁德华《吕祖无极宝忏》是香港道教坛堂常用的经本,在香港道堂内举行的拜忏仪式,或在外举行的醮会,《吕祖无极宝忏》差不多是必诵的经本。  相似文献   
3.
宝血得胜     
单信 《天风》1997,(11):45-45
尤其在农村许多信徒的口中,经常会听见“宝血得胜”这话语。此语在圣经中并没有出现过,但它的出处仍源于圣经:启示录12章11节“弟兄胜过他,是因羔羊的血……”其所指是,在灵界战争中,信徒要抵挡撒但的攻击而取得最后胜利,并不是靠有形、属血气的武器和方法,而是赖神的大能和羔羊宝血。因为正是基督作为赎罪羔羊替众人舍命流血。  相似文献   
4.
《历代神仙通纪》收入《四库未收书辑刊》,内容庞杂,举凡神仙传记、灵验事迹、传奇故事、善书序跋,以及戒律、宝诰、金丹歌诀、名山宫观记等,均有搜罗。本文考证其编纂者是张之鼐,而不是《四库未收书辑刊》所题宋在衡。宋在衡只是编纂了《瑶台宝诰全科》,收在该书第17册。该书于康熙二十年(1681)编成,部分内容采自明代《道藏》,部分内容辑自各种笔记小说,也收有一些罕见著作,如《太白剑》等。所收张之鼐自撰的著作有《道门霞想集》。《历代神仙通纪》的重要价值在于收录了一些珍贵的道教文献,如《太上感应篇》序跋、《正一天坛玉格品目》、六十太岁神名、吕祖降示的经文、张三丰传记及其所作诗歌、《性命圭旨》序跋、《郴阳九仙传》、曹道冲《太上灵宝朝天谢罪忏序》、李常庚《阴符经跋》等。  相似文献   
5.
本文考证了浙江普陀山与宁波补陀寺(即现在的七塔寺)的关系,认为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和地理位置,使普陀山与补陀寺成为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个特例,即明代的禁海政策,促使普陀山的佛教外迁,宁波的补陀寺因此有了发达的时机。同时也给普陀山附近因地理位置而突显的招宝山以及该山的宝陀寺带来了转机,使之和补陀寺一起成为普陀山观音道场的象征。这种现象说明佛教在社会中始终是变化的,它有着不同的形式和内容。文中还对七塔寺的历史做了简明的探讨,指出人气的聚散对一个寺院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七塔寺的历史就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6.
《道德宝章》是白玉蟾对《老子》的注本,其中出现了用符号代替文字作注的现象,这是《老子》注解著作中前所未有的,然而它没有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因此从符号学的角度来解读它很有必要。《道德宝章》的符号大致可分为简单符号和复合符号二种。它们虽然有的来自于《周易》,有的来自于禅宗,但总体而言都是在仿效《周易》圣人立象以尽意的做法,用符号表示其哲学思想。这些符号既体现了白玉蟾三教融合的思想,又体现了其道本位思想,同时还顺应了当时讲悟的潮流。  相似文献   
7.
本文围绕灵幡与宝幢的由来与沿革,列举唐宋诸多道经的记载,说明灵幡、宝幢等是道教设坛演法、开度天人不可缺少的信物法器。并就灵幡宝幢的制作与设置,及其在道教斋醮科仪活动中的重要功用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8.
吴越国王钱俶三次刻印《宝箧印经》、三次造塔时间上联系紧密,以往大部分学者都认为钱俶所造阿育王塔均用于装藏《宝箧印经》。本文首先引述和辨析了中日学者关于日僧道喜《宝箧印经记》的最新研究进展,提示其背后道喜的撰述立场可能影响了历史记述。继而考察目前存世的钱俶刻印《宝箧印经》的贮存方式、吴越国阿育王塔的内部构造,试图厘清经、塔的真实共存关系,发现两者往往分离贮存。最后将钱俶所刻《宝箧印经》与其所造阿育王塔在东南沿海吴越至宋大塔中共存的仪轨实践和历史背景作一引申推测,认为《宝箧印经》乃是一种"法舍利",吴越国阿育王塔在当时应是作为"法身舍利"和江南佛教圣物加以供奉,而非根据《宝箧印经》所造。钱俶造塔纳经的幕后推动者很可能是力倡印经造塔弘法的吴越高僧永明延寿。  相似文献   
9.
佛塔是埋藏佛舍利的建筑,也是弘传佛法的一种方式。东汉时随着佛教传入我国,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建筑艺术相结合,出现了各种形制、各种材料、各种位势的塔,为祖国的锦秀江山平添了无限美观。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所见清末民国初年刊印的四种《达摩宝传》为中心,在考订其所属宗派的基础上,介绍了诸书对“如何是祖师西来意”的回答。四种不同版本的《达摩宝传》尽管有相同的情节,但却分属大乘天真圆顿教、青莲教、八卦教和青莲教支派等不同的民间宗教派别。希望这一发现对宝卷、民间宗教和有众多版本的《坛经》研究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