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对《慈悲地藏忏法》内容的分析,梳理了其中关键仪节程序所体现的佛教对苦难的认识、应对的方法和达到的解脱效果,以呈现出一个较为完整的佛教苦难观。基于这样的梳理,发现《慈悲地藏忏法》所要解救的是所有六道众生的苦难,而不仅局限于消除地狱道众生苦难。因此,《慈悲地藏忏法》不仅可以用来超度亡魂,它也适合所有发心修行者礼拜。  相似文献   
2.
计文 《天风》1994,(1):31-31
何烈山本是普通的山,然而因为神的显现而成为圣山。“准能住在你的圣山?”(诗15:1)就是像摩西一样肯“脱鞋”的人。 涉足尘世,鞋不可能不被底下庸俗的污秽沾染。不脱鞋,就不配、不能、不该站立于圣地之上二。 低劣的品德不配做圣工,血气的勇敢不能做好圣工。  相似文献   
3.
张凯 《中国道教》1995,(2):61-6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武当山对外交往不断增多,武当山道协为了解决人才缺乏的问题,从去年冬天开始,就投资增设教学设施,聘请教师,对道众进行选拔培训。经过一年的努力,现已培养出一批技艺较过硬的经忏、武术两用人才,积蓄了后备力量。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4.
正香港道教联合会主席梁德华、澳门道教协会会长吴炳鋕、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教授赵艳霞等15位嘉宾做主题发言。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黄至安、刘怀元主持了本场分论坛,四川大学老子研究院院长詹石窗、华中师范大学道家道教研究中心教授刘固盛对发言进行了点评。《吕祖无极宝忏》中的慈爱思想香港道教联合会主席梁德华《吕祖无极宝忏》是香港道教坛堂常用的经本,在香港道堂内举行的拜忏仪式,或在外举行的醮会,《吕祖无极宝忏》差不多是必诵的经本。  相似文献   
5.
宝血得胜     
单信 《天风》1997,(11):45-45
尤其在农村许多信徒的口中,经常会听见“宝血得胜”这话语。此语在圣经中并没有出现过,但它的出处仍源于圣经:启示录12章11节“弟兄胜过他,是因羔羊的血……”其所指是,在灵界战争中,信徒要抵挡撒但的攻击而取得最后胜利,并不是靠有形、属血气的武器和方法,而是赖神的大能和羔羊宝血。因为正是基督作为赎罪羔羊替众人舍命流血。  相似文献   
6.
《历代神仙通纪》收入《四库未收书辑刊》,内容庞杂,举凡神仙传记、灵验事迹、传奇故事、善书序跋,以及戒律、宝诰、金丹歌诀、名山宫观记等,均有搜罗。本文考证其编纂者是张之鼐,而不是《四库未收书辑刊》所题宋在衡。宋在衡只是编纂了《瑶台宝诰全科》,收在该书第17册。该书于康熙二十年(1681)编成,部分内容采自明代《道藏》,部分内容辑自各种笔记小说,也收有一些罕见著作,如《太白剑》等。所收张之鼐自撰的著作有《道门霞想集》。《历代神仙通纪》的重要价值在于收录了一些珍贵的道教文献,如《太上感应篇》序跋、《正一天坛玉格品目》、六十太岁神名、吕祖降示的经文、张三丰传记及其所作诗歌、《性命圭旨》序跋、《郴阳九仙传》、曹道冲《太上灵宝朝天谢罪忏序》、李常庚《阴符经跋》等。  相似文献   
7.
白莲教是唐宋以来流传民间的秘密宗教组织,与佛教的净土宗有一定的历史渊源.本文通过南宋茅子元创立白莲教,佛教对白莲教的批判,初创时白莲教之教义,白莲教戒律、组织与正统佛教之异同,元代白莲教传教与禁教,白莲教的被禁与复教,以白莲教为名的初期造反活动,元末香会、白莲教与农民大起义之关系等问题的考察,揭示了宋元时期白莲教创立传播的历史实况,并就白莲教的性质和特点作出独到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考证了浙江普陀山与宁波补陀寺(即现在的七塔寺)的关系,认为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和地理位置,使普陀山与补陀寺成为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个特例,即明代的禁海政策,促使普陀山的佛教外迁,宁波的补陀寺因此有了发达的时机。同时也给普陀山附近因地理位置而突显的招宝山以及该山的宝陀寺带来了转机,使之和补陀寺一起成为普陀山观音道场的象征。这种现象说明佛教在社会中始终是变化的,它有着不同的形式和内容。文中还对七塔寺的历史做了简明的探讨,指出人气的聚散对一个寺院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七塔寺的历史就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9.
道教音乐是指道士在斋醮仪式中演奏的道曲和伴奏的曲牌。斋醮又俗称打醮,赤叫做道场、经忏或法事。道教斋醮仪式虽是为宗教目的所创,但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经过历代道士、文人的不断增饰、润色,添进了丰富的文化艺术内容,使其场面体现出庄严、和平、紧张、热烈的气氛。在整个法事程序中,更加体现了音乐的内涵。斋醮不仅是道士的修持方法,而且是用来团结群众、阐道布教和宣传教义的主要手段。因此,斋瞧科仪与广大民众的文化思想、风俗习惯等关系密切。其音乐不但流传广、影响大,旋律古朴,风格独特,与古代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由于地方范围的限制以及风俗习惯的不同,又与地方语言和民间音乐相结合,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基于此,本文拟对苏州地区道教音乐,作一肤浅论述。  相似文献   
10.
道慈 《中国宗教》2017,(1):64-65
无论何时,佛教的弘扬和发展所可依赖的,既要建寺安僧,更要灯灯相续;既要研经释教,更要佛事精严,古今皆同。若说有别,那只是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发展目标罢了。今逢国运昌隆,佛教昌盛。特别是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召开以来,佛教界及广大信众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针,坚持中国化方向和法治化要求,秉承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深入挖掘中国佛教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并对之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