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宗白华已经去世二十多年了.在他去世后的20多年中,声名和影响与日俱增.被学术界誉为20世纪中国美学的双峰(另一高峰是朱光潜).叶朗认为,讲中国当代美学和现代美学,应该从朱光潜、宗白华等美学大家那里"接着讲".  相似文献   
2.
<正>《周易》离卦的意思主要为附丽和光明,而且从卦形上看,离卦是对称的结构。离卦的内涵与这种形式特征和中国美学相关,有着丰富的美学意蕴。从附丽的角度看,离卦蕴含着柔顺、合宜的美学观念;从光明的角度看,离卦蕴含着人格美的思想;从卦形的角度看,离卦蕴含着并俪的思想。一、《离》卦释义离()为《周易》八卦之一。八卦是"圣人"观物取象而作,"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1],即会通宇宙神妙变化的性质,比拟万物的情态。因此"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2],"乾"、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以来,中国艺术学从依附或混杂于哲学、美学等其他学科,到逐渐走上自足、自立的体系化,经过了曲折、断续、艰难的漫漫之途。20世纪以来的中国艺术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可以划分为创建、沉寂、确立和发展三个时期。在这曲折的过程中,在中西文化交融的格局中,中国艺术学一直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着如何处理与西方艺术思想的关系,探索转型中的中国艺术之现状,在悠久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建构具有自己特色的中国艺术学。其间有收获的喜悦、成功的经验,需要我们来继承;同时,也有难言的尴尬和沉痛的教训,值得我们去反思。当今的艺术现象、艺术活动是何等丰富,艺术的内涵和外延无限扩大,艺术的边界不断被冲破,艺术的概念频繁被颠覆,这无疑给艺术学研究带来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提供了巨大的研究空间和深厚的研究资源,为艺术学学科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契机,需要我们对艺术学研究和学科建设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正>四、虚实相生的艺术意境虚实结合理论是中国艺术思想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宗白华艺术意境论中的重要范畴。宗白华认为,空灵和充实(静穆的观照与飞跃的生命)是中国艺术精神的两元。充实是指艺术执著于人生  相似文献   
5.
宗白华美学体系广泛而深入地摄取了中西艺术学的理论维度。宗白华的艺术学研究是为其美学建构汲取丰厚学养。他的美学体系和艺术学思想与中国艺术精神有着密切关系。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中全面汲取理论的精髓,开掘出古典民族美学的现代意味,成为宗白华美学建构的一条重要路径。宗白华对中国古典艺术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艺术精神"这一核心,联系艺术哲学、艺术体验、艺术意境、艺术生命等问题阐幽探微,在基于价值论的艺术史观与体验式的艺术批评方法等方面亦有重要开拓。  相似文献   
6.
一、"人与自然"观念在中西绘画上的表现 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是人类探讨的一个永恒的主题.面对自然,人类或亲近、或畏惧、或利用、或征服……不管人类对它的情感如何,从艺术家的角度出发,却均能促使他们去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把对大自然的描绘作为人类情感表达和理性认识的一种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7.
本期论坛首篇杜书瀛先生的《园林美学漫谈》,虽然谈的是园林,其实触及了中国传统的哲学和美学精神。在论述中多引证宗白华先生关于中西方美学观异同的经典之谈,故此我们又刊发了胡玲玲博士的《美从何处寻?——福柯生存美学与宗白华生命美学的比较》,以便读者较多地理解中国传统美学精神。  相似文献   
8.
《学海》2021,(1):196-202
宗白华整体上是在意象论范畴内交替使用意象、意境、艺境、艺术境界等不同概念的。宗白华认为,中国哲学是象征的哲学,以仰观俯察为取象方式,以立象尽意为表意特征,易象和审美意象是象思维在不同领域的互通互证。他以散步的方式去把握宇宙生命的节奏,以同情的直觉去审视自然、人生、社会的具体形象,以此抵达意象的美学世界。艺术家通过审美直觉、审美"同情"、审美"静照"、迁想妙得等主观能动作用创构审美意象,审美意象呈现出情景交融、物我合一,有无相乘、虚实相生,气韵生动、传神写照,澄怀味象、超以象外等美学风貌。在近代美学背景下,宗白华意象论美学成功实现了美学的现代性转型,为当代中国特色美学话语体系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蓝本。  相似文献   
9.
关于意境层次理论的研究要充分尊重前人的研究成果,现今的研究虽在某些方面有发展,但往往也曲解前人.从王昌龄到宗白华,意境层次的研究已趋于成熟.基本将其分为三层,第一层是"直观感相的模写",并不涉及情、意等主体因素;第二层界定为"对具体可感的生命情感的传达";第三层指诗歌的超越性特征.而王国维提出的"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应既是意境的类型,又是意境的层次.  相似文献   
10.
书法,这门"中国特有的艺术[1].历来为美学家们所热爱.所关注,然而,像当代美学家宗白华先生那样对书法艺术一往情深且见解独到的,却为数不多.在他的美学论著中,涉及了大量的书法史,书法理论(如书法创作、书法审美等)问题,有很多文章可以称得上是当代书法美学的经典之作.其中,最具独创性的是关于"书法在中国艺术史上的地位"问题.本文尝试对宗白华在这方面的研究作一点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