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2023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魏晋南朝志怪小说中的孔子形象既有保持本色的一面,也有濡染新风而变异的一面,具体表现为四个主要特点:保持了一个儒者的本色、流露了隐逸的思想情趣、保持了两汉圣人感应天意和先知先觉的神异光环、被从民间百姓的视角还原为平凡的人。其原因主要与这类志怪小说受到传统儒家思想、玄学庄风、两汉谶纬迷信之风的影响分不开,也是小说这种特殊文体规范的结果;此外,还可能受到佛教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一、回顾朝觐历史穆斯林的朝觐活动有1300多年的历史,有关穆斯林朝觐研究的成果有阿拉伯、波斯、土、英、法、德等多种文字,对朝觐历史的研究有史料记录、历史流变中的朝觐分析和比较视野下的朝觐研究等多个维度。成果涉及穆斯林朝觐活动的历史记录、特定历史时期或特定区域的朝觐研究,以及朝觐与“迁徙”、“游学”的关联等。其中,十卷本《朝觐实录:麦加朝觐史》辑录了公元630-1990年间的朝觐史料和研究论文。  相似文献   
3.
吴真 《中国道教》2008,(2):19-22
历来学界和道门提及罗天大醮,多以宋元时期的罗天大醮为重点。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宋真宗命大臣王钦若详定十卷本《罗天科仪品位》,基本确定了罗天大醮醮仪的规格与框架,南宋吕元素《道门定制》、林灵真《灵宝领教济度金书》等科仪文  相似文献   
4.
封面说明     
《龙虎山鸟瞰图》,清乾隆朝关槐画,现存美国洛杉矶国家艺术博物馆。关槐,杭州人,字晋卿、晋轩,号云岩、曙笙、青城山人。1780年中进士第,官至翰林院编修,供奉内廷。山水画得董诰指授。该画应属界画,描绘了江西龙虎山道教宫观的宏伟壮观。界画,中国画一种,指以楼台、宫室、屋宇等建筑物为主题的画,又指以界笔直尺划线的绘画方式。(本刊编辑部)封面说明@本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5.
朝鲜儒者对“四端”和“七情”与“理”、“气”的关系问题的哲学论争,简称“四七之辩”。这一论争是整个朝鲜朝(1392年-1910年)时期最为重要的哲学论辩,几乎所有的重要哲学家都直接或间接参与到这一讨论中,反复论难,久乃归一。  相似文献   
6.
在东洋哲学中,儒学从初期开始就带有强烈的现世、现实的倾向。在儒学史上,这一现世、现实倾向经常以“实际性追求”的精神起作用。自孔子以来,这一“实际性追求”的精神就从“修己”、“安人”(治国)的角度被发挥出来。即:这一精神与和个人修养相通的伦理、道德和礼共同发展了理想的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7.
从朝鲜朝汉语质正制度研究中新发掘的史料来看,朝鲜朝君臣对《管子》言语的应用十分重视.管仲号称“圣人之师”华夏第一相”等,他治国理政经典言语和思想被朝鲜朝君臣所推崇,如“教士三万,横行天下”“礼义生富足,盗贼起贫穷”“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也,四维不张,何以为国”,等等.朝鲜朝在考证理解(质正)这些经典言语语义同时,积极在政论中应用并执行,对朝鲜朝国家政策制定与执行产生的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碧霞元君信仰是泰山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众多的道教神仙中。碧霞元君威灵赫赫,庇佑九州。特别是明、清时期,正统道教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受到限制,而泰山碧霞元君信仰却达到了鼎盛,“泰山行宫”(娘娘庙)遍及全国,元君诞辰日的庙会演化为民俗节日,每年到泰山朝山进香的十方善信摩肩接踵络绎不绝。这种兴盛,正是道教趋向民间、趋向世俗,普及于普通民众心中的一种体现。从这种意义上讲,明清道教并非衰落,  相似文献   
9.
考证历代皇帝对神灵封号问题,除应遵循博采群书,排比考校等一般考据学原则外,还应注意皇帝加封神号的规律,即封号字数由少到多、前后有序、层层累积的规律)也就是说后一代皇帝的封号是在承认前一代皇帝封号的基础上再加新号或提高一格加新号,而不会只重复以前皇帝的封号。我们在考证真武——玄帝历代封号时,将遵循这一规律。  相似文献   
10.
佳句为谜     
北宋著名词人晏殊,自幼聪慧,景德年间以神童之名被荐于朝。宋真宗让他与进士们一起比试,他提笔即刻就把诗写了出来,所以受到皇帝的重用。后来当了宰相,为人刚直清廉,重视人才,人称"太平贤相"。有一年暮春的一个黄昏,他去游西湖,面对流水落花,不禁感慨,写了一首《浣溪沙》,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