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代文人的艺术创作较雅,故受众窄,且传播地点有限,趋于精英化;元代文人的艺术创作较俗,故受众广,且传播地点广大,趋于贫民化。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基础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历史的长河流到了北宋。钧瓷窑变艺术从唐始,经五代至宋数百年的发展完善,技艺上已经成熟。铜元素在釉料中的应用,使釉面出现了紫红相映、灿若云霞的窑变效果,完成了钧瓷艺术品位的跨越,一举跨入宋代五大名窑(钧、汝、官、哥、定)之列。  相似文献   
3.
辛敬 《周易研究》2022,(4):32-41
胡煦对宋代以来流传的先天图进行了修改,把黑白连画的先天圆图当做伏羲最初所画的先天图。在此基础上,他用一种“回溯”的方法对“太极”进行了重新诠释,让人在现象界的阴阳流行之中逆觉体证本体“太极”,由此构建了心性论与工夫论。这种太极观对朱熹以“理气”为主导的太极观有解构作用,消解了朱子学中先验的理世界与现象的气世界的严格分限。这种解构成为了清代乾嘉易学思想发展的逻辑起点。乾嘉易学不断将“太极”拉回现实领域,在一种王道政治的视域下谈论太极以及易学,不再强调个人与太极之间的感通联系,逐步走向了胡煦易学的对立面。  相似文献   
4.
解树明 《周易研究》2022,(4):93-100
清咸丰十年,《易卦变图说》始由沈映钤付诸梨枣。沈氏认为此书非全祖望之作,后世学者咸承其说。考《易卦变图说》所及著者相关信息,均与全祖望行实、著述相合。此外,周广业《经史避名汇考》《过夏杂录》明确著录《易卦变图说》为全祖望所作,并对书中内容予以征引,所引内容与沈映钤刻本一致。《易卦变图说》作者的考实,对全祖望经学研究尤其是对其易学思想的研究具有推动作用,而且对易卦变图学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形成于两宋交替时代而极盛于南宋的易学"涪陵学派",具有悠久的理学传统、庞大的学术队伍、强烈的爱国感情以及浓厚的地域特色等特点.该学派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程朱理学"的形成起到了承传的作用,对四川特别是涪陵的文化与教育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易学思维之葩掇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选取《易》四卦探析其思维特征:从《泰》、《否》剖辨其因果思维,《泰》之以"果"示"因"更属辩证逻辑思维,从而否定C·G荣格关于《易》不从"因果关系论事"的判断。以《蛊》卦之"蛊"不训"弊乱"而应训如钱钟书先生所证之"事"、"事业",论定《蛊》属于创造性思维范畴,继承前辈事业,在自己的努力实践中创新业,立新功。以《》卦辞"不利即戎"断句或连读,探析前人关于战争的两种思考,一是果决地抓住战机打击敌人,如周武王讨伐纣之《牧誓》所示;一是先安顿内部,"施禄及下"以得民心,如《左传》"曹刿论战"所示,是"攘外必先安内"的战略性思考。  相似文献   
7.
灵棋课法的由来及其符号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灵棋占法当作"易占"的一个支派加以研究.作者以<道藏>本及<四库全书>本中的<灵棋经>为基本文献,考察"灵棋课法"的由来与归属.作者认为,从道书记载情形看,灵棋课法早先应该属于道教使用的一种卜筮技艺.在分析了灵棋课法与易学的关系之后,作者从神明崇拜的角度进一步考察灵棋课法的道教色彩,阐述了该法所蕴含的思想旨趣,发掘其象征底蕴.  相似文献   
8.
《周易》对欧阳修文学观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既是文学家又是易学家的北宋文坛盟主欧阳修,其文学观念在相当程度上受到《周易》这部古老、奇特、意蕴丰富的儒家经典的影响。本文就欧阳修文学观念中的“文道关系”论、“简易为文”说、“穷而后工”说等方面所受到《周易》的影响进行考辨与论述。  相似文献   
9.
张克宾 《周易研究》2012,(6):94+1+97
<正>2012年11月9日至13日,第五届海峡两岸青年易学论文发表会在台北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台湾中华易经学会和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联合主办,两岸易学界老中青三代学者一百余人济济一堂,共襄盛举。作为本次会议的协办单位,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在刘大钧教授的率领下一行八人参加了会议,取得圆  相似文献   
10.
中华书局于1981年出版的《二程集》之《周易程氏传》,无论从文本的选择上,还是句读方面,对于程学的研究都可谓有开创之功。此书在2004年再版,但未作任何修订。其实,于2003年由齐鲁书社出版的《〈程氏易传〉导读》一书中梁韦弦先生已经指出《二程集》之《程传》在标点及文字方面的一些遗漏。所以本文旨在系统地对中华书局版的《程传》作一些拾遗补漏的工作,以期为后来的学者提供更为准确的点校本《程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