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徐晓鸿 《天风》2009,(6):42-43
“怀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类诗歌往往藉着历史人物、事件或遗迹,通过怀古惜今吟咏抒发诗人内心的情怀,读起来有强烈的历史厚重感,许多诗歌有感而发,思古幽情绵长,极易引发读者的共鸣。怀古诗在《诗经》和《楚辞》中已经占据着重要地位,至唐代达到巅峰,“安史之乱”后,中国进入到社会动荡和民族融合的时期,这类诗歌重新成为中国诗歌中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2.
唐朝大将郭子仪,曾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立过大功,得到皇上唐肃宗的赞赏,赐官中书令、后又晋封为汾阳郡王。朝中大臣也都很佩服他。  相似文献   
3.
大唐历经安史之乱的糟践,到了贞元年代早已盛世不再。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正月二十三日,德宗李适驾崩,在东宫苦熬了二十年的太子李诵顺理成章地即位,是为顺宗。顺宗早就心怀改革大志,因此一登上皇位,便迫不及待地重用王叔文、王伾和刘禹锡、柳宗元等一干文人学士,着手改革,史称“永贞革新”。可惜,顺宗虽号称“顺宗”却命运多舛,流年不顺,即位前因患中风不语症,无法说话。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