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广场是城市居民社会生活的中心,广场上可进行集会、交通集散、居民游览休憩、商业服务及文化宣传等。城市广场具有休闲娱乐,文化传承、安全保护等多重功能。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广场规划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城市在规划广场时要从当地规划用地、历史文化等特点出发,将城市特色渗入设计之中,避免千篇一律、华而不实等问题的出现。  相似文献   
2.
白宇 《美与时代》2014,(12):44-45
平面设计在创新思维的引导下,试图将图形、文字、色彩等基本元素进行有机结合,使平面设计具有秩序美,并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最终实现对商品促销的目的。但是,我们应该对平面设计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既要认识到平面设计丰富了我们的审美体验,又要具有一定的审美批判能力,避免丧失了基本的价值判断能力。即试图从审美学的角度来帮助我们来更深刻的理解平面设计。  相似文献   
3.
《科学与无神论》2009,(5):F0004-F0004
该书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科学地介绍了天文学思想和天体物理学世界,包括生命的起源、物质、星系与人脑的演化,富有哲思。曾高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达七十余周,仅英文版就发行了数百万册。该书立有一条著名的科学的、怀疑论的标准:非同寻常的主张,需要非同寻常的证据。作者制作的同名电视影集,据统计全球迄今共60多个国家播出、约六亿人收看过。  相似文献   
4.
从不同的角度疏解《庄子·逍遥游》一直是学界的热点。通过对《逍遥游》文本的细致疏解,拈出“无己”与“无用”这一对概念,进而考察每一个概念的含义以及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在庄子看来,“己”与“用”存在密切关系,有“己”才谈得上各种具体之“用”,从而产生功用和利害观念,最终将人引入“有待”的各类条件限制之中。因此,庄子希望消除一“己”之偏私,以至“无己”,以脱离条件限制之域,摆脱一切功利性具体之“用”,进入“无待”的“逍遥”之境,也即“无用之大用”。因此,“无己”是“无用”的基本前提。同时,由“无己”开启的“无用”又是庄子自然无为的政治哲学的独特言辞,《逍遥游》以尧与许由对待天下和治天下的态度将这一点加以彰显,并最终由“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无为逍遥的道体意象将个体的自适其适和天下秩序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5.
在儒学的思想体系或理论构成中,《易传》最显著的特色和价值,是它为儒学提供了一个比较周延的自然哲学的宇宙图景,弥补了孔子儒学的学术内容上的主要缺陷。《易传》的宇宙图景是通过解说八卦或六十四卦这个独特的逻辑框架而表述出来的,并且显然是感受了道家思想的影响,其内容大体上可以归纳为这样三点:  相似文献   
6.
包括现象学在内的传统哲学,对待陌生经验的态度,一直在主体对陌生者的侵占与陌生者对主体的剥夺这一两难中摇摆。为此,瓦尔登费尔斯提出了一种“严肃对待陌生经验的彻底性”的陌生现象学。他从对秩序的分析中引申出划界概念,正是在划入与划出的活动中,划界者自身与陌生者得到同时及一体的创建。陌生性对自身及其本己领域的预先渗透,决定了陌生经验的“感受-回应”图式相对于意向性的优先地位。鉴于德、法两国的现象学在本己与陌生这两个极点之间相互激荡、彼此塑造这一思想背景,瓦尔登费尔斯作为“居间历事”的陌生现象学可谓“德法共生”之典范。  相似文献   
7.
研究《周易》生命哲学,单向度地从宇宙论演绎太极阴阳变化,或从心性论凸显易道生命实践的主体能动性,都无法实证宇宙大生命一体贯通的诚明合一之境。在熊十力哲学多元文化渊源和思想元素中,《周易》无疑是其哲学创新的最深邃的理论源泉和精神根基。宇宙本体与生命主体圆融为一,以生生之道涵化主体心灵,用主体心灵担当天地之情,成为熊十力《新唯识论》生命哲学理论突破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路平 《天风》1998,(3):48-48
香港教会团体救援河北地震灾区 河北张家口张北县、尚义县于1月10日发生6.2级地震后,香港教会团体立即开展救灾行动。香港宣明会的救援队已在地震重灾区,即时派发救援物资予单晶河乡四条村千多户共3550名灾民。在农历春节前已提供价值400万元的救援物资,每户派发2700元价值的物资。另捐助90个帐篷,作为该乡37所小学的临时校舍及宿舍。  相似文献   
9.
祭祀源于先民在生产力低下情况下对自然不可抗力的神化和膜拜。所以,它的存在首先是对神灵的认同。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政治、观念的变动,对神灵的态度在春秋时期发生了重大转折——由对神的盲目敬仰到人的主体自觉。孔子的神灵观充满着理性的否定意味,但对祭祀却又极其重视和坚持。前者当然可以解释为时代的影响,但对二者之间的矛盾却只能用孔子重整家族和社会秩序的现实主义目的需求才能解释得通。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意识形态主要被人们看作是扭曲地反映社会现实或者利益关系的思想体系,或者代表一定阶级利益的价值观体系。然而意识形态不仅仅是一种思想体系,而且还会融入人们的实际生活,物化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一种思想体系或者价值观只有物化在人们的生活中,它才真正地发挥作用。研究意识形态就必须研究它如何物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何发挥它的社会功能。它的这种社会功能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