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构主义强调幼儿是自己知识、经验、能力的设计师和实践者,是在和环境、材料互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对幼儿来说,材料既是他们探索的刺激物,又是主动构建对周围世界认识的中介,更是激发他们创新意识的要素。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对具体事物的操作、感知是幼儿特别是早期幼儿形成自己的经验结构和智慧结构的主要方式。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虞永平教授也认为:“物质材料是幼儿学习的基本条件,对幼儿而言,没有材料就没有真正的学习。幼儿园活动和幼儿的学习需要特定的物质材料,这些物质材料能使活动顺利进行,满足幼儿的学习需要并促进幼儿发展。”因此,对活动材料的研究、开发和利用,是幼儿园教学科研的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2.
郭秀艳 《心理学探新》2004,24(1):34-37,42
在人工语法范式、序列反应时任务范式以及复杂系统控制任务范式中,内隐学习对学习材料的难度及复杂度、材料性质、材料呈现方式等较为敏感。具体表现为难度和复杂程度较高的学习材料,以及形象性较突出的学习材料,更适合内隐学习,而使材料结构特点变得明显的呈现方式不利于内隐学习。然而,内隐学习的材料敏感性在其它范式上的普遍性有待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3.
非文字内隐学习的优势效应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郭秀艳  邹玉梅  李强  黄佳 《心理科学》2003,26(2):292-296
本研究以大学生为被试,运用计算机将人工语法范式程序化,分别以色块串和色词串为材料,研究颜色内隐和外显学习的特点;并增设时间变量(单元)以了解学习的详细进程。结果发现:1.学习材料上存在主效应,非言语材料(包块)较言语材料(色词)更适合于内隐加工。2.时间变量上也存在主效应,整体呈递增趋势;3.指导语上不存在主效应,即内隐学习在不同材料上的优势效应依然存在。实验结果极好地支持了非文字内隐学习优势效应的假设。  相似文献   
4.
刻板印象与社会情境因果建构的相互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沛 《心理科学》2003,26(4):738-739
1 问题的提出 心理学家们发现,我们经常以社会类别知识为基础进行社会判断和推理。其中,刻板印象是最常见、影响最大的一类社会类别知识集合。它允许我们使用有助于丰富我们对社会环境的主观表征的知识,并由此将个体的主观信息植入相应的场合之中。  相似文献   
5.
通过两个对偶学习实验探讨了对偶材料的意义性对两种类型的迁移效果的影响 ,即刺激相同、反应不同的迁移类型和刺激不同、反应相同的迁移类型。从广州华南师范大学低年级随机选出 5 6名大学生 ,采取组内设计 ,自变量分无意义词对、抽象词对、具体词对三种水平 ;要求每名被试依次完成三种水平全部学习。依据前后学习成绩之差 ,考察三种水平下迁移效果的变化。结果表明 :当对偶材料意义性逐渐增大时 ,在刺激相同、反应不同的条件下 ,产生负迁移的程度逐渐增大 ;在刺激不同、反应相同的条件下 ,产生迁移的效果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6.
美妙一:让学生兴趣盎然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我认为学生对学习材料的第一感觉是否让学生产生好奇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身边的素材,熟悉的素材会让学生有种乐意亲近的感觉,利用身边平常的素材内又含有学生未曾意识到的哲理,又是学生产生兴趣,产生好奇心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梁辉 《思维与智慧》2003,(11):35-35
“莱斯托夫效应”是教育心理学中的术语,指学习材料中最为特殊的事件,容易记忆。此种现象,系莱斯托夫在1933年所证实,故名。莱斯托夫效应的最明显例子是:在一场人数众多的宴会上,在行列中有一位身高在2米以上的高人,他会给人以突出的印象,故而他的名字也容易记忆。因此,莱斯托夫效应给人的启示是:有些人为了增加别人对他的印象,  相似文献   
8.
曾美英 《心理科学》2002,25(5):580-583
本研究通过实验考察了计算机动态图像对文本学习的作用,发现其作用既与学习材料的性质有关,也与评价学习的方法有关。动态图像对具体性文本材料的理解、识记和保持都无明显作用;而对抽象性文本材料的理解有明显帮助,进而促进记忆的保持效果,其作用明显大于印刷品条件静止图像的作用。但对抽象性文本材料中关键词的识记则有明显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何更生 《心理科学》2003,26(5):912-913
1 问题提出  现代学习心理学主张 ,学生写作能力是一种学习结果 ,这种学习结果是由写作内容知识、写作技能和写作策略性知识构成的1。写作内容知识即陈述性知识 ,或者说是关于文章“道”的知识。它在写作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常直接决定作者“写什么” ,对作品的质量特别是对文章的材料是否切题、是否充实具体等有重要影响2 。中小学生在写作文时常常感到无话可写或“无米下锅” ;写出来的文章也往往存在言之无物、内容空洞等现象。用现代教学心理学来看 ,出现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长时记忆中缺乏与作文要求相关的写作内…  相似文献   
10.
韦运务同志生前是广西河池市宗教办主任,是新时期宗教工作干部的优秀代表。作为一名基层宗教工作干部,他几十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默默奉献。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新时期宗教工作干部的精神风貌。为弘扬韦运务同志精神,2005年12月,国家宗教局作出了在全国宗教工作系统开展向韦运务同志学习的决定。半年多来,各地宗教工作部门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向韦运务同志学习的活动,在宗教工作干部中兴起了敬业、奉献、清廉、好学、奋进之风,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在学习韦运务同志过程中,福建省民宗厅专门召开党组会进行研究,并向全省各级民族宗教工作部门下发通知,做出安排部署。厅领导带头学习,带头参加讨论,带头撰写体会文章,厅机关每位干部都撰写了学习体会。广西作为韦运务同志的故乡,在自治区宗教局和中共河池市委的号召下,广泛开展了学习活动。6月1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召开全区宗教工作系统学习韦运务同志座谈会。国家宗教局副局长齐晓飞专程前往参加并发表重要讲话。广西各市、县(市、区)宗教工作部门负责同志100多人参加了会议,6位同志作了大会发言。会议还将33位同志的学习体会编印成书面交流材料。为进一步推动学习韦运务同志活动的深入开展,现将齐晓飞副局长的讲话暨广西、福建的学习材料摘要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