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晁罡 《现代哲学》2003,(4):85-91
《十一家注孙子》汇集了自魏武帝曹操至北宋张预等11家对于《孙子》的注解。关于治国之道,孙子与儒家的思想多有相通之处,同时又各有侧重、各有特点。11位注家在注释《孙子》过程中,既阐发了孙子的原意,又融合了诸多儒家的思想观念,体现出“以儒释兵”、“兵儒整合”的思想倾向。这种思想倾向虽早已有之,但《十一家注孙子》的形成无疑又加强了这种倾向,它对历史上儒兵家的形成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军事情报是决定国家安危的根本,战略决策的依据,战争获胜的前提;军事情报涵盖军事活动的全过程;"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是孙子情报思想的核心价值;"五间"侦查思想是获取情报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3.
意雯 《天风》2014,(6):59-59
【浙江在线】在浙江台州市有一位年过八旬的基督徒李玉花奶奶,1998年孙子出车祸全身瘫痪后,她寸步不离地照顾孙子。每隔2小时,李奶奶就得帮孙子翻一次身。15年来,5400多个日夜,老人已经重复相同的动作6万多次。需要3个人才能做到的看护工作,她一个人做到了。  相似文献   
4.
执子之手     
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一个被迫参加战争戍守边疆的士兵,含泪唱出的爱情誓约。鲁隐公四年(公元前719年)夏,卫联合陈、宋、蔡共同伐郑,战争打响,他是那个主战国队伍里的一个普通小兵,跟随他们的将领孙子仲,踏上了  相似文献   
5.
伯恩斯原来是一个优秀的油漆匠,他现在已经80岁了。在布莱顿这座英国的东部小城里,到处都留有伯恩斯的油漆作品,有教堂的外墙,有公园的栅栏,有无数路灯以及无以计数的家具……伯恩斯是在孙子卡迪尔出生的那一年退休的。从那以后,他就成天呆在家里,陪着孙子享受天伦之乐。卡迪尔上学后,伯恩斯每天都负责接送他往返于学校。  相似文献   
6.
《现代哲学》2003,(4):85-91
<十一家注孙子>汇集了自魏武帝曹操至北宋张预等11位注家对于<孙子>的注解.关于治国之道,孙子与儒家的思想多有相通之处,同时又各有侧重、各有特点.11位注家在注释<孙子>过程中,既阐发了孙子的原意,又融合了诸多儒家的思想观念,体现出"以儒释兵"、"兵儒整合"的思想倾向.这种思想倾向虽早已有之,但<十一家注孙子>的形成无疑又加强了这种倾向,它对历史上儒兵家的形成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雪峰 《天风》2013,(5):63-63
某年高考前的一天,我在教会里接待了一位专程前来找我的老姊妹。她对我说:"请为我的孙子祷告,他要参加高考,祈求上帝帮助他考上好的大学。"我问:"平时成绩怎么样?"她答道:"很差,靠着他自己,根本没有考上的可能,所以才要求主帮助,因为在人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姊妹的话语中,流露着真情,也充满了信心,但我心里很不是滋味。盼望没有实力的孩子考上大学,在感情上是没有问题的,我完全理解她的心情。可是,因此祈求上帝施行"神迹",在信仰上是存在问题的。于是,我委婉地对她说:"我可以为你的孙子祷告,但只能求主帮助他正常发挥,而不能要求上帝必须使他考上好的大学。"姊妹不太情愿地点了点头,我们一起做了祷告。结束后,我送她走,她再次叮咛我,他们全家都非常希望孩子考上大学,就这一个孩子,  相似文献   
8.
晁罡 《管子学刊》2003,(4):42-48
兵家与儒家虽然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但其立论的目的都是治国安邦,这使得他们对治国战略的论述有着诸多的共通之处,这在先秦兵家鼻祖孙子和经典儒家孔、盂、荀的论述中都有体现。兵家和儒家治国战略的共通性为后代整合兵儒学说提供了思想基础,北宋时期的《十一家注孙子》,就充分体现了“以儒释兵”、“兵儒整合”的思想倾向。  相似文献   
9.
有句俗话:人活一口气。意思是说人活着都靠这口气,有了这口气在阳间,咽了这口气就要下黄泉。人没有气不行,但是这气一旦多了也不是好事,如果憋在心里也会出问题的,所以心中有气就要发泄出来。说实话,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气的?但生出来的气却是有害气体。美国生理学家爱尔马研究发现,人生气10分钟耗费掉  相似文献   
10.
通过积年累月的流布,《孙子兵法》已成为受世人瞩目的经典,堪称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兵学著作。虽说也曾遭受到难以避免的曲解和误读,但《孙子》也最终迎来了预料之中的热捧。外国学者对孙子兵学的接受与研究历程,包括各种独特的研究视角,都需要引起国人的关注与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