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图形负荷下的字音匹配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华  张武田 《心理科学》2000,23(3):257-259
本研究采用图形负荷法研究汉字语音匹配加工,实验结果倾向支持两半球均势论,并认为右半球可能具有一定的语音加工能力.有关结论和解释还需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2.
韩国、印尼留学生汉字识别中形音义的激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研究采用基于语义的和基于语音的启动范畴判断作业,在不同的SOA条件下,考察了中级汉语水平韩国和印尼留学生高频汉字识别中形音义信息激活的相对时间进程。结果表明,表意文字背景的韩国留学生高频汉字识别中形音义信息激活的时序是字形—字义—字音,拼音文字背景的印尼留学生高频汉字识别中形音义信息激活的时序是字形—字音—字义;高频汉字的语音激活是自动的,印尼留学生的语音激活要早于韩国留学生。母语的认知加工特点影响中级汉语水平留学生高频汉字识别形音义激活的时间进程。  相似文献   
3.
邱桂凤  邱江  梁娜  张庆林 《心理科学》2008,31(1):138-141
以汉字作为实验材料,采用侧抑制任务范式,考察了不同性质冲突任务下的汉字识别情况.结果发现:反应冲突条件下的反应时显著长于无冲突条件,侧抑制效应非常明显;刺激冲突任务中,只有字音干扰条件表现出了侧抑制效应,字形和字义干扰条件下的反应时与无冲突条件均无显著差异.实验结果说明,侧抑制效应可能受认知加工阶段的影响;汉字字音与形、义特征的加工过程可能并不相同,语音的激活可能要早于语义和字形的激活.  相似文献   
4.
汉字识别中形音义激活时间进程的研究(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分别采用基于语义的和基于语音的启动范畴判断作业,在不同的SOA条件下,考察高频汉字识别中形音义信息激活的相对时间进程。两个实验的结果表明,高频汉字形音义激活的时序为字形—字义—字音的顺序。这一结果揭示,高频汉字字义的提取更符合直通理论的预期。高频汉字的语音是自动激活的,但语音的激活可能发生在字义通达之后。  相似文献   
5.
在中文阅读中字音、字形的作用及其发展转换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宋华  张厚粲  舒华 《心理学报》1995,28(2):139-144
采用接近正常阅读的校对任务,探讨字音,字形在中文阅读中的作用及其发展变化,结果表彰词识别能力随着年级,语文能力的提高而增强。(2)在中文的字词识别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发展转换,初学阅读者在阅读中主要依靠的是字音;而成人熟练读者则主要依靠的是字形,在同一年级内,能力高的儿童首先向下一阶段转换。  相似文献   
6.
汉字识别中形音义激活时间进程的研究(Ⅱ)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两个实验分别采用基于语义的和基于语音的启动范畴判断作业,在不同的SOA条件下,考察低频汉字形、音、义信息激活的相对时间进程。实验结果表明,低频汉字字形的激活在先,字音和字义的激活同时进行。低频汉字形、音、义激活的这种顺序不受基于语义还是基于语音的实验任务的影响,但实验任务影响了低频汉字字音、字义激活出现时间的早晚。  相似文献   
7.
汉字是一种意味深长的表意文字,活用字形字音并做出巧妙的“顺理成章”的演绎,常常可以在交际中出奇制胜。  传说,明朝末年,李自成率大军包围了北京城后,曾派军师尚炯以算命先生的身份潜入城内,并声称只给“龙”算命,崇祯皇帝闻言,便把算命者请进皇宫为他算算运气,算命者并不多言,而是让他写个字再算,崇祯乃写一“友”字,算命者立刻算道:“此字不妙,此乃反字出头!”——确实,“反”字的头两笔写出了头即为“友”字!崇祯见算命者一举算出自己的困境,不由得暗暗佩服,乃重新写一个“有”字,不料算命者长叹一声算道:“此…  相似文献   
8.
字形与字音对应关系的类推策略在儿童开始学习阅读时是否已经存在;如果存在,类推发生于单词的什么位置;另外,这种类推能力是逐渐增长的,还是保持不变的。上述问题是20年来关于生词阅读策略研究的核心问题。从2位代表性人物Goswami和Bowey的研究入手,文章回顾并分析了针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历程,展示了现有争论的方法论根源,同时对一些新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纳西象形文字识别中的形、音、义激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张积家  和秀梅  陈曦 《心理学报》2007,39(5):807-818
对纳西象形文字识别中的形、音、义激活进行了考察。实验1采用色词干扰的实验范式。结果表明,纳西象形文字的字形比字音和语义更易被激活。命名颜色字的形似字的颜色比命名颜色字的音同或音似字、语义联想字的颜色快。实验2采用色词干扰实验范式的变式。结果表明,当SOA=100ms时,颜色字及其形似字对颜色块命名的启动效应显著。当SOA为200ms和400ms时,颜色字的语义联想字对颜色块命名的启动效应显著。整个研究表明,在纳西象形文字识别中,字形信息首先被激活,其次是语义,字音的激活不明显。纳西象形文字的识别符合直通假设。所以如此,与纳西象形文字的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10.
“南无阿弥陀佛”是佛教用语,意思是愿意皈依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字典对“南无”二字的注音namo与今音不同,是根据古音而定。“南无阿弥陀佛”是净土宗最常用的语言,由于净土宗在中国流传甚广,所以它就逐渐从佛教用语融化到汉语词汇中去,大量的佛教用语进入到汉语中以后,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形成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