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字词再认的事件相关电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N(400)是一个与字词再认密切相关的事件相关电位成分.它可由多种语言或非语言材料引出.其波幅在头皮上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右侧波幅大于左侧)。其心理学意义可能反映了词汇到达后选择适当语义的过程。目前,N(400)已被用于对某些精神疾患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探讨了汉字阅读材料的不同组合对字词认知速度及准确性的影响。实验材料是一篇320个字的短文阅读材料,分成三种不同组合形式让被试从左往右发声念读.一种是顺意排列材料形式(即文章句子符合句法及词意),一种是逆意排列材料形式(即将文章的字词逆反排列);一种是随机排列材料形式(即将全文字词打乱随机排列)。实验结果表明:对顺意排列材料的念读效果最好,念读速度及准确性明显高于另外两种材料组合形式;中青年组被试的结果明显优于老年组及儿童组的结果.结果提示,对字词念读的认知加工过程明显受相邻字词关系的影响及字词句子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一、注重字词音、义的教学 首先,在字词标认读的基础上,精确地让学生理解它们的含义,并多读多练多组词,多造句子,让他们反复体会字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和用法,以及字词所要表达的作用。如“人”字,音为“ren”注音韵母是前鼻音;意思是能制造工具并能使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即可以教师本人作比画或拿同学们当模型演示均可)”。组词:“人民、人口、大人、人类等;造句:“他人真不错”。或“全县人口三十万”。形式可以灵活多样。  相似文献   
4.
汉语词类歧义解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宁宁  舒华 《心理科学》2003,26(1):60-63
采用自定步速移动窗口阅读实验范式,考察汉语词类歧义解决过程。阅渎材料为含有单字词类歧义词的句子,歧义词前面的语境不提供明确的偏向性信息.后语境提供解歧信息。结果发现,主要用法和次要用法的句子都在解歧区比控制句阅读时间加长,表明汉语词类歧义解决没有即时受到歧义词两种用法的相对频率影响,而是在歧义词处暂时不进行完全的句法分配,延迟到获得充分解歧信息的时候才分配句法角色。这一结果支持词类歧义解决的延迟模型。  相似文献   
5.
成人非字词作业速度的随龄减慢及其与汉字作业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德明  刘昌  李贵芸 《心理学报》1998,31(1):101-105
以300名20 ̄79岁成人为被试,并以10岁段划分为6个年龄组,完成了非字词作业速度的随龄减慢及其与汉字作业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鉴别、数字旋转、心算、符号数字和图形空间定位五项非字词作业均随增龄而显著减慢;(2)元分析结果表明30-39岁组到70-79岁组5个年龄组上述非字词作业反应时均为20-29岁组的平方函数,而且,非字词作业速度减慢的程度在60岁后明显增大;(3)符号数字和数字鉴  相似文献   
6.
汉字输入法对汉字字词加工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华  冯成志 《心理科学》2004,27(6):1368-1370
用形似判断和同音判断作业就输入法对汉字字词加工的影响作了考察。结果表明,汉字输入法及输入速度对小学生语文学习存在明显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作用仪表现在汉字认知加工的较低层面。具体本研究而言,纵横输入法和拼音输入法对汉字认知加工的“形”和“音”均存在影响,但前者侧重于“形”.而后者侧重于“音”。笔者认为其直接原因是学生为提高汉字输入速度所付出的额外练习(相比于输入速度低的学生)所导致的.输入法充当了一种作用载体。  相似文献   
7.
刘希平  李永梅 《心理科学》2007,30(5):1091-1094,1072
关键诱词是指在学习中没有出现的、跟所学单词有一定关联的词。学习者对关键诱词提取时错误再认率(即虚报率)较高,这被称之为错误再认现象。有人认为是要点表征导致了错误记忆,但也有人认为记忆中是字词表征起主要作用。本研究针对要点表征和字词表征对中学生英语单词学习中错误再认的影响进行了2×7的混合设计,分别考查了分类分组呈现单词和随机呈现单词对中学生英语单词再认的影响,同时考查了关键诱词的虚报率与学习次数的关系。发现:(1)学习分类分组呈现单词的被试,对关键诱词的虚报率明显高于学习随机呈现单词的被试,说明要点表征在错误再认中起着重要作用;(2)对关键诱词的虚报率与学习次数之间呈现倒V型的关系,说明在学习初始阶段,要点表征在错误再认中起主要作用;但在学习的后期,字词表征在再认中的作用占据了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续字联又称“添字联”,即在原对联的前面或后面再添上一些字词,使其含义加深或发生改变。千百年来,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着许多有关续字联的故事,可谓妙趣横生,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9.
移动窗口条件下阅读过程中字词识别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移动窗口”技术对中文阅读过程中的字词识别进形了初步的探讨。被试是8名大学生,阅读材料为8篇科学文章。结果发现,在移动窗口条件下,词的注视时间受词频、词中字数等词本身特性,词在理解文章中的重要性以及句子界限效应、文章难度等来自阅读理解的高级过程的影响。移动窗口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较真实地探讨阅读中字词的连续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10.
写能医病     
常常是这样,只要键下一个字词,其他字词,就会依次涌来,一如田间灌溉,沟渠一开,水自己就会钻隙而至,不须农人另外的照拂。只要电脑前一坐,人就被字词推动,不停地键入,不知夜色已深。与其说是人写字词,不如说是字词写人。写作,有本身的惯性律动。不知不觉间,字词已有了撒豆成兵的阵势,漫漫汤汤,乌黑一片。本没有预定的意义,但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