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宣庆坤  周雷 《世界哲学》2015,(3):140-146,161
B.威廉斯在其论文《马克洛普罗事件:对永生之厌倦的反思》中认为,永生是没有意义的。威廉斯指出死亡与有死是不同的,若永生则厌倦;只有满足同一性与吸引力两个条件,永生才不会无聊。尽管威廉斯的理论遭到一些学者的反驳,但本文通过分析得出,威廉斯的这一理论是深刻而富有洞见的。当然他的理论也不是无懈可击的,其同一性条件太严又太宽,但无论如何也不影响永生导致无聊的判断,因为破除对永生的期待,才可让有限的生命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1921—1988)[1]是英国20世纪著名的新左派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理论奠基人之一。他的文化唯物主义(Cultural Materialism)意识形态论[2],为马克思的意识  相似文献   
3.
如何构建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这是时代提出的一个理论问题。或者用法国哲学家加罗蒂的话说:"在今天新的历史条件下所呈现出来的种种文化问题,要求我们进行一种富于创造性的理论尝  相似文献   
4.
威廉斯综合症是一种上世纪 60年代才被人类认识的疾病。该病症有特殊的生理、行为和认知异常 ,脑发育伴随着结构和临床异常。本文对国外40年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 ,初步介绍了威廉斯综合症的症状表现、认知特征、行为特征及诊断治疗方面的研究现状 ,最后对该领域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陈伟 《天风》2012,(5):37-37
当今全世界华人教会普遍用的圣经版本就是《和合本》圣经。这本圣经从1890年起步到1919年出版,前后共历经29年,在最初选出的5位《国语和合译本》委员会中,只有富善一个人始终参与其事,并亲眼看见这个版本的出版。富善(Chauncey Goodrich,1836—1925)出生于美国马塞诸塞州一个单纯、敬虔的基督化家庭中。1857年,在担任了四年小学教师以后,富善进入马州的威廉斯学院(Williams College)就读。这所学院是美国海外宣教运动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6.
曹圣洁 《天风》2003,(4):17-17
英国圣公会坎特伯雷第104任大主教罗恩·威廉斯(Rowan Williams)于2003年2月27日在坎特伯雷座堂举行升座仪式。英国圣公会一向尊重我国基督教的三自原则,与我国教会保持友好关系,前两任的大主教伦西和凯瑞曾先后来我国访问。此次威廉斯大主教升座,全国两会名誉主席、会长丁光训主教和我都收到了邀请信,丁主教写了贺信,全国两会也发了贺信,我作为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有幸第一次代表中国教会参加了这个盛典。  相似文献   
7.
伯纳德·威廉姆斯是20世纪哲学伦理学领域颇具建树的人物.他以“我应该如何生活”的古老传统命题为切入点,质疑理性主义的道德哲学,主张伦理学的不可法典性,“颠破”传统规范伦理学中的见解,对德性伦理学的复兴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作用.他的这种“颠破”具体体现在他对结果主义(功利主义)和义务论的批判,以及试图利用“内在理由”和“实践必然性”等概念来重申伦理生活的本质和复杂性上.  相似文献   
8.
赵国新 《学海》2008,(2):205-208
与以往大多数文艺复兴研究著作不同,杰里·布罗顿的这本书在考察文艺复兴的起源和成就之时,主要着眼于东西方之间在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化相互交往这一历史背景,显示出作者本人反欧洲中心论的鲜明立场.从作者的行文和立论可以看出,文艺复兴的横空出世,一方面是欧洲文明内部古典精神复苏所致,正如传统史家所论,另一方面,也可归因于外部因素,即,东方伊斯兰世界对欧洲文明的冲击.作者反欧洲中心论的坚定立场,以及书中对于东方手工艺品和日常器具的重视--与某些研究者的不屑态度恰成对照,表明作者得益于其他学科的影响,即,爱德华·萨伊德和雷蒙·威廉斯倡导的后殖民主义批评和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