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8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2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比较分析异维A酸组和维胺酯组治疗痘疮的临床疗效、费用和不良反应,于服药前后观察疗效、不良反应和相关费用.结果显示,异维A酸组治疗痤疮起效快.在治疗中度痤疮,两组总体疗效、医疗费用相当,但雏胺酯组不良反应较轻.而在治疗重度痤疮方面,异维A酸组临床疗效较维胺酯组高,且医疗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2.
3.
本书以人伦问题为思考主轴,重新刻画了中西问题、古今问题以及在中西古今的张力中展开的中国现代性的相关理念、主张与道路等思想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清晰地呈现了儒教传统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所遭遇的重大问题和巨大张力,详细地分析了现代儒学的思想方向与理论困境。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镜像书写及其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选择60名右利大学生(男女各半)为被试,在笔划水平上对十四种不同书写方式下快速书写时所出现的自发性镜像书写进行了研究。所有被试随机分为人数相等的实验、对照两组,组内男女各半。对实验组加以注意干扰。书写内容是十个阿拉伯数字(0—9)及十三个汉字组成的一句话。本研究结果表明:注意干扰、感觉的反馈调节,书写内容的特点是影响镜像书写出现的重要因素。作者在分析国内外有关镜像书写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稳态系统”理论。  相似文献   
5.
刘稚颖 《心理科学》1997,20(5):428-430
记录7名左颞叶癫痫病人和9名正常人在四种实验条件下的事件相关电位:(1)听觉脑干诱发电位,(2)红色闪光刺激,(3)陌生人噪音识别,(4)陌生人面孔识别。实验结果发现,两组被试在视觉信息加工中无差异,在噪音识别中病人的N150和P300波潜伏期大于正常人,表明其复杂听觉认知功能受到影响。红色闪光刺激和噪音识别条件下,病人的P100波幅大于正常人,说明病人对强刺激的物理强度有较高的反应水平,不易习惯  相似文献   
6.
字词再认的事件相关电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N(400)是一个与字词再认密切相关的事件相关电位成分.它可由多种语言或非语言材料引出.其波幅在头皮上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右侧波幅大于左侧)。其心理学意义可能反映了词汇到达后选择适当语义的过程。目前,N(400)已被用于对某些精神疾患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学生心理素质与学业成就相关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采用瑞文测验和中小学生人格特征量表,对3119名中小学生进行了智力因素水平和人格因素水平与学业成就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学生智力因素水平与学业成绩高度相关,好胜性因素和沉稳性因素是影响中小学生学业成就的两项主要人格变量。优化学生心理素质结构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已有研究表明死亡凸显会抑制自我面孔和自我参照记忆加工的自我优势,可是死亡凸显对自我姓名的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探索死亡凸显对自我姓名注意瞬脱对抗效应及其大脑神经活动的影响。58名被试在经历不同的启动任务后,完成自我姓名、朋友姓名和名人姓名的注意瞬脱任务。行为结果发现自我姓名识别正确率显著高于朋友姓名和名人姓名,表现出稳定的自我姓名加工的注意瞬脱对抗效应;电生理数据发现死亡启动后自我姓名诱发的P300波幅显著低于消极启动组和中性启动组,而朋友姓名和名人姓名并不受启动的影响。本研究结果与以往研究结果共同表明死亡想法凸显会使个体将抑制自我加工(自我姓名、自我面孔和自我参照记忆)作为应对远端死亡焦虑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9.
<正>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自组织的相关理论被逐步介绍到国内时,清华大学的吴彤教授等学者就对这些自组织理论的功能进行了划分:耗散结构理论是解决自组织出现的条件环境问题的,协同学基本上是解决自组织的动力学问题的,突变论则从数学抽象的角度研究了自组织的途径问题,超循环理论解决了自组织的结合形式问题,分形和混沌理论,则被认为是从时序与空间序的角度研究了自组织的复杂性和图景问题。[1]自组织理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