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1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2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又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写字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一丝不苟、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的过程。一、书写习惯,要培养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是学生写好字的前提和保障,也有利于正在成长发育中的青少年的骨骼、视力的健康。  相似文献   
2.
影响美育在农村小学实施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育在中国教育界提倡和实施多年,但在农村小学中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可以从教育价值观、教师本身的美育素养、社会意识、评价体系等四个方面,探讨问题存在的历史根源和社会根源.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让审美教育在农村小学充分发挥其"以美育人,以美立人"的作用?(一)树立正确的审美教育的观念.(二)建构审美教育模式.学科的教学,组织课外活动,都要营造一种美好的情趣和氛围,让学生在一种和谐融洽的情境之中产生求知的欲望,实现愉快学习,培养创造思维.  相似文献   
3.
海河映明珠古刹缀津门———天津大悲院今昔□本刊通讯员陈耳东●天津佛教的传入,有典籍可考的,郊县可追溯到魏晋。据《蓟县志》记载:“魏晋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在盘山修建了法兴寺(俗称北少林寺)。”佛教传入天津城区,始于元代。据《天津县新志·寺观附篇》所记...  相似文献   
4.
小学儿童奖赏公平性的认知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富熹  王文忠 《心理学报》1994,27(4):354-361
采用信息加工研究途径并假设故事情境探索小学儿童对奖赏公平性的社会认知发展,并将儿童的发展与成人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7,9岁儿童容易将"均等"与"公平"混淆,还没形成一个稳定的分配模式,而12岁儿童已能运用"努力"、"成果"、"能力"等规则较为稳定地作出公平奖赏决定或评价,但还没达到对更高层次的社会准则的理解和掌握。儿童这一发展制约于他们的信息加工能力以及获得有关社会价值观的社会化过程。  相似文献   
5.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网络信息搜集的方法。可不少学生由于方法不正确还会抱怨找不到资料;甚至找到大量资料,却不知道怎样处理和提炼成有用信息。这种信息搜集的“简单化”,导致大部分学生搜集的内容贫乏、杂乱,形式单一。究其原因主要是方法不当,疏于筛选,整合能力不足。本文试就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搜集、运用信息的能力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6.
    
(一) 踏倒了荆棘蒺藜,路就会清晰可辨。左顾右盼不敢抬步,有路也是满眼荆棘。有时脚步呼唤路,有时路呼唤脚步。要么开拓于荆棘中,要么重复在别人脚下。正是举目无路的现实,促使开辟通往前方的自由之路。早醒的脚步,通向朝霞绚烂的大道。  相似文献   
7.
基于家庭系统理论与个体-环境交互理论,研究考察了父母情绪表达在父母婚姻质量与儿童内化问题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儿童迷走神经活动的调节作用。研究选取155名6~7岁小学儿童为被试,运用便携式生理多道记录仪采集儿童静息与任务状态下的心电(ECG)与呼吸率,换算出基线RSA与RSA反应作为迷走神经活动的指标,采用母亲报告的《婚姻质量问卷》、《家庭情绪表达问卷》和《儿童行为量表》测评父母婚姻质量、父母情绪表达及儿童内化问题。结果发现:(1)父母婚姻质量负向预测小学儿童内化问题;(2)父母消极、积极情绪表达在父母婚姻质量与小学儿童内化问题关系中起中介作用;(3)小学儿童迷走神经张力(基线RSA)调节父母消极情绪表达与儿童内化问题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父母婚姻质量不仅直接影响儿童内化问题,同时会通过父母情绪表达间接地影响儿童内化问题。另外,较高迷走神经张力能够缓冲父母消极情绪表达对儿童内化问题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小学儿童对日常生活事件时间关系推理能力的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格  田学红 《心理学报》2002,34(6):52-58
探查小学儿童对含有“在什么之前”“同时”日常生活事件时间关系的推理发展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被试为7岁、9岁、11岁3个年龄组共54名小学儿童,每个年龄组18人。4种问题模式分别为带有传递关系的单模型问题、带有无关前提的单模型问题、含两个前提的单模型问题、有肯定答案的多模型问题。每种问题模式含3种具体探察任务。主要研究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1)儿童对事件时间顺序关系的推理从7岁到9岁有快速发展的趋势;(2)单模型和多模型任务无显著差异,模型数量似乎不是影响儿童推理成绩的关键因素;(3)儿童能够主动采用5种策略解决问题。逆向关系传递策略是问题解决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9.
小学2~4年级儿童数学应用题表征策略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运用实验法和临床访谈法对某普通小学的123名2~4年级学生进行了数学应用题测验,以考察数学学优生和学差生在解决比较应用题时表征策略的差异。结果表明:(1)从2~4年级儿童解答一致和不一致应用题上看,学优生较多地使用问题模型策略对问题进行表征,学差生较多地使用直接转换策略对问题进行表征;(2)除学差女生的解题正确率低于学差男生的正确率,学差女生自我报告中直接转换策略的使用多于学差男生外,在其它方面,性别差异并不显著;(3)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优生在使用问题模型策略上越来越成熟,学差生并没有学会使用更加有效的问题模型表征策略,仍然停留在直接转换策略上,但他们在关于策略使用的认识上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0.
小学儿童空间物体位置编码(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找物范式研究小学7、9、11岁儿童利用点与点之间的关系对目标物位置进行编码的认知发展。结果表明:两点距离编码和三点共线编码认知成绩的年龄效应显著,9岁组和11岁组儿童的认知成绩显著好于7岁组儿童的认知成绩。两个不同实验任务对儿童认知成绩的影响不同,7岁组儿童两点距离编码认知成绩显著好于三点共线编码认知成绩,9岁组和11岁组两个任务的认知成绩差异不显著。提供编码线索后,认知成绩有了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