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东周时期,针对礼文的形式化弊病,儒家苦心孤诣,力图匡救时弊,强调礼的根本在于内在精神。儒家礼学思想,从"礼物"上表现为一种"尚朴贵质"论,此即《天子建州》"豊(礼)之于宗庙也,不腈(精)为腈(精),不美为美"所蕴含的礼学观;就"礼仪"而言,则体现为"重情",重视人的诚敬之心与内在德性的取向,此即《天子建州》"义(仪)反之,腈(精)为不腈(精),美为不美"所体现的礼学观。儒家力求在历史发展中,礼乐能够质文统一、情文俱尽,简文"礼者,义之兄"即体现出这种礼文质兼善、和谐相济的礼学观念。  相似文献   
2.
晋祠有关帝庙,庙内有关帝像,塑像身上就穿有龙袍,袍上又绘有九种花纹,其内容在古代均有说法。据历史记载,在我国上古时候,舜继承尧作了天子。舜是工匠出身,从前在寿邱地方靠制作竹器谋生,做了天子依然十分俭朴。有一天,舜在宫中休息。时值炎夏,南风习习。忽然想到京城蒲坂(今山  相似文献   
3.
王家台《归藏》与《穆天子传》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1993年3月,湖北江陵王家台15号秦墓中出土了《归藏》。王家台《归藏》举世瞩目,一些学者认为它就是商易。本文根据王家台《归藏》内容多出《穆天子传》本事的事实,认定王家台《归藏》必成书于《穆天子传》之后,属战国作品。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学术史上的相关问题,以为类似王家台《归藏》的内容很可能在西晋汲冢所出书中就已经发现。  相似文献   
4.
5.
朱元璋是第一个有“对联天子”之称的皇帝,他喜欢对联,曾提倡家家户户贴春联,还常常微服私访,同黎民百姓联对。一天他在南京走街串巷时,看到一家酒店旁边有个秀才以书作枕躺在石椅上。就推醒他说:“老夫有一下联需对上联,对出后请先生饮酒。”秀才一听有酒喝,顿时抛却了被打扰的不快,连忙说:“老先生请讲。”  相似文献   
6.
就"天子"一义而言,公羊学向有尊王与正王两种意涵,而其归趋则在于对大一统"王道秩序"的维护。庄存与完整承袭了公羊家的这一解经路线,但他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其尊王的程度比四传多有过之而无不及;二是其正王非但没有《胡传》激烈,甚至比乾隆官方的经解亦有所收敛,更注重对以"天王"为代表的礼法秩序崩坏的闵叹,而非对天王个人的讥贬。彰显出作为皇子师傅的庄存与,其经解是自觉站在王室立场之上的,有着明确的维护王室、维护大一统、维护王道秩序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刘斌 《管子学刊》2001,(1):50-54
典章制度是政治的体现。文物遗存是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的反映。所以一个邦国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所建立的典章制度和所遗留的历史文物便成为这个国家在那一特定时期内的政治状况和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的基本标志。周代齐国和鲁、卫等国一样,始以周天子分封而立国。但由于齐国地处东夷、久受被称为“君子之国”的礼俗和海洋文化传统的影响,“太公之治,不尽仿于周官”(赵用贤《管子书序》),即齐国的制度不尽合于《周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