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599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大学生小我争面子、大我争面子与社会排斥感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大学生小我争面子与直接排斥感、间接排斥感和整体社会排斥感呈显著正相关,大学生大我争面子与直接排斥感、间接排斥感及整体社会排斥感呈显著负相关。回归分析发现,小我争面子正向预测社会排斥感的各个维度和总体社会排斥感,大我争面子则负向预测社会排斥感的各个维度和总体社会排斥感。方差差异分析发现,相对于低年级大学生,高年级大学生有更高的小我争面子意识和更低的大我争面子意识,后者体验到的社会排斥感亦较高。研究为在教育过程中帮助难以融入集体的学生提供了新的干预方法,对于遭到社会排斥感的学生可引导其为团体(班集体、学生社团等)大我争面子,以减少其在学生群体中体验到的排斥感。最后分析并讨论了本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基于本土自尊理论,将建立在适度恰当满足大小我需要基础上的自尊称为“适恰自尊”,并从个体,人际与集体三个层面揭示其积极心理学意义。结果发现:(1)在个体层面,适恰自尊与青少年主观幸福感显著正相关;(2)在人际层面,适恰自尊会放大来自他人(即父母)适恰自尊对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积极影响;(3)在集体层面,大学新生的适恰自尊与大我自尊显著正相关,并有利于大学新生在入学一年内通过逐步建立大我自尊和小我自尊满足多重基本心理需要。本研究通过揭示中国人理想型自尊的内涵和机制,将会助力中国人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社会心态的建立与提升。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中国人心理生活的“情境中心”以及“要面子”两个特点入手考查其是否会表现出自我增强。研究过程采用被试问设计,分别设计了两种实验情境(“大争组”与“自然组”),要求其中被试进行自我评价,结果显示处于为大我争面子情境之中的被试的自我评价较自然情境之中的高,进而证实中国人同样需要自我增强,而其是否会表现进行自我增强取决于情境的特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