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陈旭东 《现代哲学》2012,(3):25-29,41
如何认识纳粹大屠杀罪恶的独特性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本文认为,海德格尔把纳粹屠杀与农业机械化等同起来使他无法直面大屠杀的独特性,显示了其本真性死亡思想的盲点,从而回避与消解了这种恶的独特性。而集中营里的活死人现象,以及阿伦特、阿多诺、阿甘本的相关反思表明,技术理性带来的死亡的祛魅与死亡之死这种可怕后果之间的内在张力是我们理解大屠杀独特的死亡现象的重要参照。  相似文献   
2.
1.音乐总能改善你的情绪?不是。 音乐可以改善你的情绪,但这要取决于你听什么音乐。最近一项研究表明,志愿者听莫扎特的音乐时,他们的情绪好转了,听某些器乐曲时候,情绪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听反映大屠杀的电影《辛德勒名单》的音乐时候,情绪则明显变得糟糕。  相似文献   
3.
艾仁贵 《学海》2014,(3):188-194
纳粹大屠杀作为犹太历史上空前规模的民族浩劫,以色列建国后对其进行政治化的控制、管理与运用,在时间上的突出表现就是将其设定为国家纪念节日。当然,它的确立过程漫长,在日期与名称问题上各个阵营有不同提议乃至分歧,中间又几经更迭,直到1959年才以国家法律的形式最终将尼散月27日确定为纳粹大屠杀与英雄主义纪念日。本文以这一历史事件为例,剖析以色列建国初期国家建构与社会化进程中,通过对大屠杀创伤记忆赋予英雄主义的价值内涵,把新到的流散犹太人整合进现代国家的政治认同之中。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性与大屠杀>中,齐格蒙特·鲍曼通过对社会学家极少关注的大屠杀现象的研究对社会学的去从予以追问.鲍曼指出,正是现代文明而非原始野蛮参与了大屠杀的暴虐.对于大屠杀中遍及各处的道德盲视,社会学家必须表达他们的声音,并将道德问题重新引入社会学.但鲍曼对道德性质的理解和对道德盲视的忧虑却欠缺社会性与政治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二战结束后,面临严峻而棘手的在德犹太难民问题,盟国当局试图寻找各种方法加以妥善解决.由于盟国各方利益与立场的差异,其对待在德犹太难民的政策一直处于博弈和不断调适的过程之中.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和以色列的建国对犹太难民问题的解决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德国犹太社团的重建也在如此错综复杂的环境中进行着.  相似文献   
6.
市民社会是近年学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本文拟就匈牙利哲学家赫勒(Agnes Heller)的市民社会理论谈几点看法。在论文《尝试回答问题:市民社会有文化记忆吗?》中,赫勒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即市民社会没有(也不需要)文化记忆。该论断的提出既与她幼年的大屠杀经历以及后来在匈牙  相似文献   
7.
2014年12月13日上午10时,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集会广场,庄严肃穆,气氛凝重。党和国家领导人、社会各界代表一万余人,胸戴白花,肃立广场,深切缅怀77年前在南京城惨遭劫难的30余万同胞。国家公祭,是对死难同胞的悼念、是对侵略历史的铭记、是对人类文明的崇尚,更是对世界和平的捍卫。公祭仪式现场,国旗降半,国歌唱响,"灾难墙"前巨大的花圈寄托着13亿同胞的无限哀思,纪念广场低回婉转的《安魂曲》抚慰着30万同胞的亡灵。77  相似文献   
8.
何培进 《天风》1995,(9):16-17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件后,随着日寇大举进攻,上海、南京相继沦陷,日机时常空袭九江。九江市的基督徒,遵守“爱人如己”的圣训,本着爱国爱人的精神,纷纷救助患难的同胞。 一、收容难民,免遭日寇屠杀 1938年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