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做人当如松     
就这样站立着,以松的姿态,挺拔伟岸地耸立在山巅,任凭风刀霜剑我自岿然不动。 以松的姿态站立着,不择地而生。无论是平地,还是峭壁,顺境不忘本,逆境不丧志,从容旷达,坦然面对,松乃树中之大丈夫也!  相似文献   
2.
如意 《法音》2007,(1):43-45
四川尼众佛学院风雨垂泪,草木含悲,苍天不悯,痛失恩师!虽然恩师圆寂已经过了“七七”,但作为她的亲传弟子,四川尼众佛学院的全体师僧,仍然沉浸在绵绵无尽的追思之中。恩师对佛教的不朽贡献,淡薄名利的高尚道德,严谨的治学精神,堂堂的大丈夫气概,平易简单的生活习惯,慈悲宽厚的胸襟……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法财。尽管恩师有许多头衔和称号,当代第一比丘尼、著名佛学家、佛教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文史学者等等,但恩师留在我们心中的光辉形象却永远是——恩师和慈母。一、作为一名尼僧,恩师对当代佛教事业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恩师曾说:“粉笔生…  相似文献   
3.
吴恩平 《天风》2012,(10):42-43
教会的牧者是神的仆人,不是软弱无能的懦夫。是耶稣基督的精兵,应当刚强壮胆、勇敢无畏;是天国的勇士,就不能临阵退后,而为胆怯的逃兵;我们身为君尊的祭司,是在神的家中侍奉,所以为人就当坚强,而不能心怀二意。圣经告诉我们,塌鼻子的人不能当祭司,因为他身体残疾而有病(参利21:16-21),没有坚强的毅力,没有坚固的骨节。有人说当今教会中"塌鼻子的人太多了"。但我们要靠主而坚强,在恩典中站立,在主的真道上站稳,要做大丈夫,要刚强,处世为人必须要坚。  相似文献   
4.
孟子在汉代一直等同诸子 ,但却经过了两次复兴和升格 ,第一次是盐铁会议上孟子思想的崛起 ,但其时孟子只是被“利用” ,并不能说明其地位的提高 ;第二次以东汉末年注孟风潮为标志 ,尤其以赵岐《孟子章句》为极致。赵氏对孟子的推崇不仅与东汉中后期以来儒学名士对孟子人格的情感认同有关 ,还有其家族门风的因素。而赵氏之后孟学的不兴 ,又与汉魏之际士人中盛行的“通脱”之风相关联 ,特别是当时的社会思潮与孟子思想中突出的社会批判精神和“大丈夫”精神无法相融。因此 ,汉魏之际孟子地位的沉浮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5.
自牧(八)     
汪维藩 《天风》2009,(2):52-53
(二十一)要作大丈夫 保罗劝勉哥林多人:“要作大丈夫。”(林前16:13)按希腊文,保罗所要求于哥林多人的,是“要作一个人”、“活得像一个人”。  相似文献   
6.
孟子提出大丈夫人格作为理想人格范式,与之相对的否定性人格有贱丈夫、小丈夫、齐良人、纵横家等。大丈夫人格的造就须以修养"浩然之气"作为其内在的精神支撑。浩然正气要"直养而无害";要靠日积月累的长期坚持;还须经受长期而艰苦的磨练。大丈夫的最高境界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大丈夫人格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取得了许多志士人的认同,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一直激扬着中华民族自尊自强的品格,只有懂得这种大丈夫人格及其底蕴,才能真正懂得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的真精神。今天,我们应该重新激活大丈夫精神,发挥其在引导现代人格塑造过程中的应有作用,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