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变化觉察范式,在工作记忆保持阶段插入客体特征辨别或视觉搜索次任务,探讨基于客体的注意和基于空间的注意对视觉工作记忆外部特征绑定表征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单特征相比,两类次任务均对外部特征绑定的记忆成绩损耗更大。这表明视觉工作记忆中外部特征绑定的表征比单特征消耗更多基于客体的注意和更多基于空间的注意。  相似文献   
2.
陈杰 《中国道教》2014,(2):14-15
正十部门文件的出台和施行,整治了许多乱象和不良风气,解决了许多体制和机制上的问题,给道教加强自身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外部空间,也为提升宫观管理水平、促进道教健康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国家宗教事务局、中央统战部等中央十部门于2012年10月联合下发了《关于处理涉及佛教寺庙、道教宫观管理有关问题的意见》(下简称十部门文件),指出了当前  相似文献   
3.
建构主义强调幼儿是自己知识、经验、能力的设计师和实践者,是在和环境、材料互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对幼儿来说,材料既是他们探索的刺激物,又是主动构建对周围世界认识的中介,更是激发他们创新意识的要素。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对具体事物的操作、感知是幼儿特别是早期幼儿形成自己的经验结构和智慧结构的主要方式。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虞永平教授也认为:“物质材料是幼儿学习的基本条件,对幼儿而言,没有材料就没有真正的学习。幼儿园活动和幼儿的学习需要特定的物质材料,这些物质材料能使活动顺利进行,满足幼儿的学习需要并促进幼儿发展。”因此,对活动材料的研究、开发和利用,是幼儿园教学科研的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4.
简云龙  刘源 《心理科学进展》2022,30(7):1589-1603
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重要的非认知因素。通常认为动机对学习是有利的,但研究发现并非所有动机都是有益的,这提醒研究人员有必要区分出各种不同的动机类型。现有研究一致表明内部动机对学业成就具有积极且长期稳定的效应,而外部动机的效应尚存在争议。具体而言,有研究者认为外部动机对学业成就是有害的,但部分研究发现外部动机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能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 针对上述存在的争议,本研究梳理了“动机连续体”这一概念,从两个方面的研究来进行阐释。首先,从大理论的角度整合了动机的相关理论,以自我决定理论的动机连续体为基础,引出相关理论,如兴趣理论、目标理论、期望价值理论、自我价值理论、强化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等。这些理论可以解释动机连续体中一种或几种类型的动机。 其次,从动机的结构及其如何影响结果变量这一角度对上述理论及其应用进行总结,主要存在四个观点。传统的争论集中在单维结构和多维结构之间。单维结构认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是相互对立的,即内部动机会促进绩效,而外部动机会降低绩效。多维结构认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能够相互累加,都能促进绩效。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了更复杂的结构来整合上述观点。譬如半辐射结构使用全局因子来表示动机的整体水平,同时允许特定因子表示具体动机类型。这种半辐射结构借用了双因子模型,提取了一个“自我决定因子”,同时允许每种特定动机类型具有自身独特的影响。此外,乘积模型表明这两种动机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即外部动机的对结果的影响会因个体内部动机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反之亦然。 综上所述,本研究总结了关于动机连续体的不同理论之间的优缺点,回顾了动机结构的不同假设及其应用。在不同学科中对动机的测量方式、动机对不同结果变量的不同影响以及动机的跨文化研究等问题仍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对动机结构和效应的深入探讨可以更好地帮助研究人员将不同的理论应用于适当的情境中。  相似文献   
5.
对西方主要的死亡心理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比较分析,不同的死亡心理研究在研究传统、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方面存在差异。但是根据研究的侧重点,可以总结出死亡心理的核心内涵:外部防御和内在成长。对死亡的抽象认知产生死亡焦虑,死亡焦虑产生死亡恐惧、自我保护、外在价值导向等外部防御反应;对死亡的具体认知产生死亡反省,死亡反省产生死亡接受、亲社会动机和行为、内在价值导向等内在成长反应。作者以死亡心理的两类反应为框架,综述了近5年来新的研究证据,并对该领域当前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自我效能感、归因与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1,自引:3,他引:5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以398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自我效能感和归因量表为工具,探讨了不同年级和成绩水平的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归因的特点以及自我效能感、归因与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对于能力自我效能感和行为自我效能感,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而年级差异不显著。学习水平和年级在能力自我效能感上存在着交互作用。(2)不管失败归因还是成功归因,年级差异显著,学习水平差异不显著。(3)路径分析表明,自我效能感对学习成绩有直接的影响,而归因是通过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学习成绩的  相似文献   
7.
汪磊 《美与时代》2013,(5):25-26
21世纪的今天,媒介系统在各种设计变革中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各种媒介的交融和变革,使人们更加能驾驭事物的表现形式。各种媒介的表现形式,无论从外部形态到内部的涵韵,还是从自身的表现到创造力的释放,无不显现了材料作为一种艺术语言所呈现的新的生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设计需要有新的媒介来灌注新的生机和形式。  相似文献   
8.
加入世贸组织后,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们与之交往和直接面对的是一个经济一体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外部世界,这个外部世界将对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诸多方面带来一系列深刻影响。如果从宗教问题的层面来看,这个外部世界是一个拥有61亿人口,信仰宗教的人数达50多亿之众,占世界总人口80%以上宗教信仰者的外部世界,  相似文献   
9.
内外部线索对学习判断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功香  傅小兰 《心理学报》2003,35(2):172-177
该研究针对Koriat和Dunlosky实验研究结果的不同,通过两个实验,进一步考察内外部线索对学习判断(judgment of learning,简称为JOL)的影响。被试为山东师大本科生63名。内部线索词对的语义联系,两种外部线索分别是呈现时间和呈现顺序。本研究结果表明:(1)无论在交替呈现还是区组呈现条件下,内部线索对JOL和回忆都产生了显著影响;(2)呈现顺序和呈现时间可能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外部线索;(3)不同的内外部线索对JOL有不同的交互作用;(4)实验二中无意义词对先呈现组的JOL大于有意义词对先呈现组的JOL,这说明JOL可能存在“锚定效应”。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心理控制区水平与创造力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探讨了在同样的外部强化条件下,不同心理控制区水平的初、高中学生在创造力上的变化,结果表明:初、高中内控组的内控分数与创造力的独特性分数之间相关值达到显着水平;初中内控组在创造力三项指标上皆高于外控组;高中内控组在创造力的独特性、灵活性指标上高于外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